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世界性的问题,实施减贫战略既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贫困问题也是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在边疆民族地区分布比较广泛,贫困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制约,实施有效的减贫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两个共同”方针、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于一体,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在云南既有贫困的民族地区,也有老少边穷地区,许多地方是典型的集老少边穷、民族、边疆于一身的地区,比如已经列入“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扶持开发的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等。梳理云南扶贫的历史,研究云南减贫的现状和问题,不仅可以获得对边疆民族地区扶贫的经验教训的系统认识,而且通过对云南当前减贫压力和减贫策略的分析,还能获得相对比较典型的减贫战略创新的认识。本论文以实现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两个共同”作为总的立论基点,鲜明地提出了实施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新战略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贫困的理论界定和减贫战略的理论依据,梳理了国内主要的减贫方式,以及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传统减贫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减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特别是民族边疆地区面临的减贫战略从物质扶贫向物质与权利并重扶贫转向的战略任务,以云南省为例,立足物质与权利并重的减贫战略,深入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减贫的现状、历程与特征,以及人本发展理念、减贫标准大幅度提高、经济维度向权利维度的并拢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制约日益凸显的突出影响,大胆地提出了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战略必须实现减贫理念、对象、目标、标准、政策、途径六个方面转向的观点。本论文共六个部分。导论部分对选题的缘由、理论研究的概况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逻辑框架、研究路线、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剩余五个章节基本按照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路径构建这样的研究思路来撰写。第一章立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强调做好边疆民族地区的减贫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对我国边疆和民族地区扶贫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二章对我国扶贫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指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减贫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三章、第四章是以云南为例对边疆民族地区贫困的历史现状进行梳理,对现有减贫战略存在的问题弊端、面临的减贫新困难和新压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云南减贫战略需要从六个方面转向的结论。第五章就云南减贫战略如何实现创新提出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方面的具体构建,并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和未来减贫的任务,重点从需要牢牢把握根本途径、重要方法、政策资源和重大机遇四个方面提出了普适性的建议。撰写本论文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理论界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减贫战略的研究虽然多但止于零散,而且大多具体于某种贫困现象、某些资源开发,对于理论工具的选择不太清晰和科学。整合经济学关于贫困与减贫的理论成果运用于民族政策研究是本论文必须克服的理论难点,也是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意。本论文积极探索提出在国家新贫困标准确立后,边疆民族地区减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减贫战略的转向,本论文明确了减贫战略在六个方面的转向,并对如何实现转向从理论依据、具体内涵、路径选择、实践探索四个方面进行了阐明:在理论依据上选择了科学发展理论和增权理论,在具体内涵上提出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理念、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确立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新优势为目标、以开发扶贫、社会减贫、教育减贫、文化减贫等为手段、以统筹城乡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为机制、以促进富裕与社会公平正义为绩效评价标准,在实现途径上对政府推动、社会推动、参与推动和市场推动四条路径进行了新设计。本文从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来考量,针对减贫战略转向这一迫切问题,从理念、对象、目标、标准、政策、途径六个方面重新审视减贫战略,对转向的内涵、依据和现实路径进行了丰富的构建,这既是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积极探索,也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具体理论层次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