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相关论文
美国汉学家齐皎瀚是西方学界少数研究、译介元明清诗词的学者之一。他编译的《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重点选择了西方世界较少关注的......
自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雨果奖”以来,《三体》在德国也掀起了一股中国科幻热潮,不仅数次登上畅销书榜,还被授予了德国本土科幻文......
《庄子》是继《道德经》之后的道家经典之一,其深蕴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西班牙诗人、作家及汉学家的喜爱,在西班牙产生了......
雷威安是一位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翻译与研究的法国著名学者、翻译家,尤其以古典名著《金瓶梅词话》《西游记》的法文全译本及......
元杂剧悲剧代表作《赵氏孤儿》(以下简称《孤儿》)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戏曲(1731年马若瑟法译)。海外对此剧的译、改、演、评历史上......
英国来华传教士甘霖在其1898年的著作《中国小说》以及1901年对翟理斯《中国文学史》的书评中论述了《红楼梦》,并翻译了《葬花吟......
如果将《韩非子》这部法家典籍的"西传"放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中考量,那么其传播的发生与东亚地区在19世纪后期的维......
杨昌溪出版于1933年的《黑人文学》是中国对非裔美国文学首次较为系统的研究。杨昌溪解读"哈莱姆文艺复兴"为中心的非裔美国作品......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下齐鲁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为研究对象,将从四个层面分析其对外传播路径。本文认为在传播过程中要重点译介......
迄今为止,荷兰汉学家伊维德已向西方译介了9部河西宝卷,学界反响强烈。然而,对其翻译底本、策略及译本传播情况的考察仍有失疏略。......
通过词源研究法、谱系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发现,从古希腊以降,产生了爱、善、神、契约和伦理五种共同体思想流派,儒家思想中的“大......
先秦古籍《山海经》不仅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吸引了海内外学者的长期关注与传播......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经,对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发......
华佗五禽戏是世界上第一部具备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是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
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必不可少的桥梁纽带。译介海南黎族民间故事是讲好我国少数民族故事,传播我国少数民族声音,维护世界语言......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语境下,作为茶文化思想载体的中国茶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趋势日益明显。文章以《茶经》为个案,梳理其在英......
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切入点,剖析京剧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世界化,并探寻其译介历程。研究发现,京剧作为地方性知识,对西方戏剧产生了正面的......
1928年前后创造社、太阳社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并由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学”论争。正是受到这股革命文学思潮的影......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传统典籍外译是向世界弘扬和传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具中国元素的形式,而中国古典诗歌外译又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宇......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背景下,庐剧作为“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离不开庐剧译介的研究。......
石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麦积山石窟文化的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麦积山......
中韩两国作为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开创了两国间交流的新纪元,成为韩国文学进军中国的重要......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翻译活动最为盛行的时期之一。“乌托邦”这一概念及其思想内涵,正是在这一时期被译入中国。本研究借鉴历史学科......
刘延陵是中国新诗草创阶段的诗人之一。他在文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贡献,其在文学上,特别是诗歌及其译介、评论等方......
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清末留日学生群体具有同时代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能量。他们抱着救国图强的目的浮海东渡,出......
司马辽太郎历史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已有40余年,译介的作品数量渐多,研究多有推进,但尚有不足.在译介方面,存在译介数量偏少,译......
《红楼梦》在法国的译介已有109年的历史,1981年李治华译本是唯一的法语全译本.《红楼梦》在法国的译介经历了节译、全译和连环画......
1899年,英国汉学家金斯密在《中国评论》上将《道德经》译介到了英语世界,为推动19世纪《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影响作出了一......
《天工开物》作为我国明末科技典籍巨著,刊行后早期的传播趋势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日本对于《天工开物》的重视和翻译传播,既......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本草纲目》日译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去”、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走出去”、中医药文化典籍“走出......
《文心雕龙》是一部蕴含着中国人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典故的文化宝库,透过《文心雕龙》我们可以体会到“......
爱尔兰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的《月亮上升》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演出次数最多的改译本话剧,总被贴上民族国家主义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标签.......
1955年,米兰的费特里奈利出版社(Feltrinelli)推出了由意大利作家、翻译家卢奇亚诺·比昂恰尔迪翻译的《〈阿Q正传〉和其他故事》(......
学位
自张承志在《十月》上发表小说《黑骏马》以来,该作品便以草原题材、热爱人民以及两种文明冲突等话题被评论家和读者关注,引起了“张......
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与译介对于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反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对2009至2018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今年是中土建交5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和土耳其通力合作,在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
中国对外文学话语体系涵盖译介、话语分析与海外出版三个领域。在积极话语分析理论基础上,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为前提,以对作品译......
《江雪》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经典的诗作.目前已有十余位中外著名学者对《江雪》进行了翻译.本文通过三位英语世界学者的《江雪》译作......
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依靠官方力量译介作品的做法,忽视了国外读者的阅读喜好和习惯,不符合科学规律.要切实有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伤痕·反思小说在中国一发表,几乎同时就被译介到日本.这些译本都忠实于原作,而且加上了许多关于当代中国的背景......
内容摘要:石黑一雄英籍日裔的移民身份使他的写作视野站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更具国际审美,因此引起了全世界读者的普遍共鸣。从20世纪90......
【关 键 词】中原文化;译介;出版;改革开放 【作者单位】刘畅,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