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运用视网膜血管成像分析系统,描述视网膜血管径参数在中国正常青少年人群中的分布状态;
2.分析青少年视网膜血管径与血压、体质指数之间的关系;
3.建立视网膜血管径参数与年龄、性别、血压、体质指数之间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视网膜血管径参数与血压、体质指数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并考察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研究方法:
选择2009年7-9月参与广州双生子眼科研究项目的大双生子(982人,7-18岁)。采集被检查者右眼眼底图像,使用计算机辅助视网膜成像分析系统,对距离视盘边缘1/2-1PD距离的视网膜微动脉和视网膜微静脉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管径的等价值。
对大双生子右眼视网膜血管径各项参数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将研究对象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SBP)、平均动脉血压(MABP)、体质指数(BMI)等各项指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视网膜中央动脉(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CRVE)、动静脉比例(AVR)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趋势检验。
建立视网膜血管径参数与年龄、性别、血压和体质指数之间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中引入乘积项MABP×BMI,代表血压与体质指数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
7-18岁正常青少年视网膜血管径参数呈近似正态分布,CRAE153.11±11.95μm,CRVE222.18±15.64μm,AVR0.691±0.054。视网膜血管管径参数在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孩的各视网膜血管径参数大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BMI等因素的影响之后,MABP每升高10mmHg,CRAE减小约1.6μm(95%置信区间0.8-2.4),其对CRVE的影响并不明显;在控制了年龄、性别、MABP等因素的影响之后,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约3kg/m2),则CRAE减小约1.4μm(95%置信区间0.6-2.1),CRVE增大约1.8μm(95%置信区间0.9-2.7);MABP与BMI之间对视网膜血管径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视网膜血管径参数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有观测价值的生物形态学指标,视网膜血管成像分析系统为研究视网膜血管径与系统、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提供了便利。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时期,视网膜微循环系统已经发育成熟;Bp和BMI与视网膜血管径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血压水平越高者,其CRAE越小;BMI越高者可见CRAE减小以及CRVE扩张;血压和BMI之间对视网膜血管径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研究提示在青少年时期,血压水平和体重状态即对视网膜微循环产生影响,在生命过程的早期即应对慢性心血管疾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