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极大磷虾(Euphausiasuperba Dana)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的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单物种集群生物,营养价值颇高,其商业开发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南极大磷虾处于南极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其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需要掌握资源数量变动的规律。我国自1984年开始实施极地研究项目以来,对于南极大磷虾的考察从未间断。目前,我国极地考察项目以配备了科学渔探仪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为平台,可连续采集其航迹线上的生物声学回波数据。分析每年“雪龙号”在南极收集的海洋生物回波数据,可获得南极大磷虾等海洋生物的资源密度分布和资源总量信息,为南极大磷虾渔业的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断面法重点对南极半岛北部和西北部海域的南极大磷虾进行了声学调查,共实施2次南极大磷虾生物样品采集拖网作业,获得南极大磷虾和其他生物样品2份;此次调查还收集了环南极大陆沿岸海域和普里兹湾海域生物的声学数据。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断面法重点对普里兹湾海域的南极大磷虾进行了声学调查,共实施5次南极大磷虾生物样品采集拖网作业,获得南极大磷虾样品约5730克;此次调查还收集了环南极大陆沿岸海域和罗斯海海域生物的声学数据,并在罗斯海实施1次南极大磷虾生物样品采集拖网作业,获得南极大磷虾样品若干。应用Echoview V4.6软件对这两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声学数据进行后期处理,结合对拖网磷虾样品的分析,得出2个重点调查区域内南极大磷虾的资源密度分布情况和其他调查区域15-200m水层生物nasc值的分布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南极半岛北部和西北部调查区域内南极大磷虾的平均密度为27.30g·m-2(CV,145.7%)。其中以60.5°S、55°W至60.25°S、51°W为中线,宽58.61km的区域内资源密度较大,平均值85.19g·m-2,最大值190.04g·m-2,其他区域除了62.8°S、47.5°W附近的特殊区域(平均值200.84g·m-2,最大值297.24g·m-2)外都较小,平均值20.37g·m-2。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普里兹湾调查区域内南极大磷虾的平均资源密度为32.8g·m-2(CV,659.4%)。以大陆坡为界,南极大磷虾主要聚集在大陆架海域,并且陆架区的平均资源密度大于深海区,陆架区为78.1g·m-2(CV,427.6%),深海区为1.8g·m-2(CV,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