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钳蝎sDscam异构体特异性同源结合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b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神经回路的组装过程中,相同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相互排斥产生“自我规避”的现象,而不同神经元的神经突可以彼此识别为“非我”,进而交叉在一起。该过程需要细胞表达大量的识别分子组合,赋予单个神经元独特的识别标签,从而使神经突能够精确地区分自我/非我成分。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Dscam1)和成簇原钙黏蛋白(Pcdh)分别在果蝇和脊椎动物神经元的自我识别中扮演重要角色。黑腹果蝇Dscam1基因通过可变剪接方式产生的同源异构体多达38,016种,脊椎动物成簇Pcdh通过选择性启动子产生约60种蛋白异构体。研究显示,Dscam1和成簇Pcdh均通过高度严格的特异性同源结合产生大量的分子多样性,但是,其它物种是否存在具有类似同源异构体多样性的分子尚不清楚。最近,本课题组在螯肢动物中发现了果蝇Dscam1和脊椎动物成簇Pcdh的“杂交基因”,由于这类基因编码的蛋白比经典Dscam1蛋白要短,我们将其命名为截短型Dscam(sDscam)。该家族成员与果蝇Dscam1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但其5’端具有高度重复串联序列,与脊椎动物成簇Pcdh基因具有明显的结构相似性。研究显示,螯肢动物sDscam基因通过选择性启动子编码50-100种蛋白异构体(根据5’端可变结构域不同,这些异构体被分为sDscamα和sDscamβ两个亚家族),然而,这些异构体是否具有类似于Dscam1和成簇Pcdh的特异性同源结合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因此,本文主要对螯肢动物东亚钳蝎sDscam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东亚钳蝎sDscam反式(细胞-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及相关结构域探究。首先,在Sf9细胞中异源表达sDscam异构体,通过细胞聚集定量分析,探究sDscam异构体同源结合能力。其次,利用结构域删除及替换实验探究影响sDscam反式互作的相关结构域;第二部分,东亚钳蝎sDscam特异性同源结合分子机制解析。首先,对表达融合不同荧光标签sDscam异构体的细胞进行特异性聚集分析,探究sDscam反式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其次,通过结构域替换实验,找到决定sDscam特异性结合的关键结构域。最后,利用蛋白结构模拟,探究关键结构域的作用方式,以及决定特异性的氨基酸位点;第三部分,东亚钳蝎sDscam顺式(同一细胞内)相互作用分析。通过对体外过表达的sDscam异构体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以及免疫印迹(Western-blot)实验,探究sDscam是否具有顺式多聚体,并进一步分析顺式多聚体形成的相关结构域;第四部分,体外模拟sDscam的组合表达,观察是否能够产生新的组合特异性,从而提出sDscam介导螯肢动物细胞识别的分子作用模型。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最终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测定的86种东亚钳蝎sDscam异构体中,所有34个sDscamα异构体都能够介导细胞聚集。相反,在测定的52个sDscamβ异构体中,只有15个异构体能够介导细胞黏附,其中包括sDscamβ6簇的2个异构体和sDscamβ5簇的8个异构体。这些异构体介导细胞聚集团的大小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sDscamα异构体介导的细胞聚集团普遍比sDscamβ的要大一些,但这与它们的膜定位和蛋白表达没有直接关系;(2)N端系列删除实验显示,当删除可变Ig1结构域时,sDscam无法介导细胞黏附。同样的,C端系列删除和跨膜(TM)结构域替换实验表明组成型纤连蛋白(FNIII)结构域和TM结构域对细胞聚集也有影响;(3)细胞特异性聚集实验表明,除了sDscamα20&36异构体对以外,其余sDscamα之间存在高度严格的结合特异性,且sDscamα和sDscamβ之间也存在严格的特异性同源结合;(4)结构域替换实验显示,可变Ig1结构域决定东亚钳蝎sDscamα和sDscamβ的结合特异性,sDscamβ的可变Ig2结构域与其特异性无关;(5)蛋白结构模拟及点突变分析显示,sDscam Ig1结构域通过反平行的方式相互作用,且其作用界面主要集中在ABED片层上;(6)对序列相似性较高的sDscamα对进行结构模拟、点突变和细胞特异性聚集分析,确定影响Ig1反平行二聚体形状互补和电荷互补的氨基酸位点与sDscam的特异性有关;(7)Co-IP和Western-blot实验显示,sDscam在失去反式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形成顺式多聚体,且多聚体的形成与组成型FNIII结构域有关;(8)共表达多种sDscam异构体模拟细胞识别显示,单个具有结合能力的sDscam异构体的错配就可以干扰细胞特异性识别,其顺反式相互作用是介导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基础。总结上述结果,本文最终提出sDscam介导螯肢动物细胞识别的分子作用模型,即sDscam通过非特异性顺式相互作用与特异性反式相互作用相结合,在细胞膜表面上形成一个“拉链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极大地拓展了sDscam的异构体多样性,足以为单个细胞提供特定的识别标签,进而为螯肢动物神经元的自我识别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生态学的前沿问题。近来,越来越多的工作深入到外部干扰(如加氮和增温)对BEF关系的影响。碳纳米管等工程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产不断增加,废弃纳米材料进入生态系统后影响生物有机体和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一类新型干扰。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碳纳米管对植物单种(特别是作物)的影响,缺少关注碳纳米管对野生植物和多种共存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植物
DNA复制的保真性与完整性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DNA复制常常会遭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复制压力而停滞,如果无法及时重新起始,将造成复制叉崩塌,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复制叉翻转是应对复制压力的关键调控机制,目前的研究认为该过程主要由SNF2家族的DNA转位酶HLTF、ZRANB3、SMARCAL1等蛋白催化。在复制叉发生翻转时,由于转位酶对DNA链的反向牵引,两
核仁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核糖体RNA(rRNA)合成、加工成熟,以及核糖体大小亚基生成和组装。Bms1蛋白是核糖体小亚基组装复合体中的重要组成,它作为一个GTP酶,与Rc11蛋白形成复合体参与rRNA前体A2位点的剪切。之前的研究发现在斑马鱼bms1l突变体中存在肝脏发育缺陷,在人类中也报道了由于BMS1蛋白变异而导致的先天皮肤发育不全,这些组织器官的异常发育都是由于细胞周期受阻导致的。然而目前对于B
铁(Fe)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过量时又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以往的研究对植物根系铁吸收和体内稳态的调控机制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作物铁营养的生物强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种子发育过程中铁的装载,以及其中的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而这对深入挖掘有效的生物强化铁营养新途径非常关键。在对拟南芥转录因子突变体进行缺铁表型筛选时,本文发现一个属于拟南芥YABB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调控胚珠外珠被极性生
“遗传补偿效应”(genetic compensation response,GCR)是首先在斑马鱼中发现的,一种新的遗传鲁棒性机制,是指当敲低某一个基因时有明显的表型,但此基因的遗传敲除突变体反而没有表型。在拟南芥、小鼠等其它模式生物中都观察到了这一现象。GCR虽然对于机体的存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却阻碍了基因功能的研究。2019年,Stainier实验室和我们实验室同时发表各自研究结果,揭示GC
内质网与线粒体接触位点(ER-mitochondria contact sites,ERMCSs)是位于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动态结合区域,其在调控钙信号通路、脂质转运、线粒体动力学以及自噬小体的形成等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ERMCSs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高等动物中,其分子结构、具体功能、调控机制以及生理意义都还未被全面揭示。在多种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存在ERMCSs的异常,例
哺乳动物卵泡生长过程中,卵母细胞转录翻译活跃,胞质中转录并积累大量的母源性m RNA和蛋白质,至卵母细胞生长完全,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卵母细胞转录沉默。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成熟及合子基因组激活前的胚胎发育都受胞质中的母源物质调控,但母源转录本的调节机制及功能研究一直存在很多空白。MPF和MAPK信号通路在调控减数分裂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PF由CDK1和cyclin B1两部分组成,MA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包裹缠绕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促进动作电位的传导速率和保持轴突的完整性。这一过程对于维持正常大脑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OLs和髓鞘的异常可造成多发性硬化症等脱髓鞘疾病和精神性疾病,如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轴突的髓鞘化过程依赖于轴突与OLs之间的相互作
表观基因组是一系列与DNA和蛋白有关的化学修饰,它们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并在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的技术已经允许研究人员对实验样品进行常规的表观基因组表征,然而我们对表观遗传元件功能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仍显不足。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筛选文库对阐明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元件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CRISPR筛选需要构建庞大的sgRNA文库,
北京鸭(Anas platyrhynchos)具有典型的鸟类核型,包括大染色体和小染色体。和鸡相比,北京鸭的性染色体具有较低的分化程度。为了阐明北京鸭和鸡之间、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染色体结构的演化,本研究利用三代测序和多种基因组数据,完成了一只雌性北京鸭的几乎完整的染色体组装。和之前利用二代Illumina测序技术组装的北京鸭基因组相比,新版本的基因组和注释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并鉴定出两类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