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公开发行新股并且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正式启动。随着我国对创业板市场的规范程度逐渐成熟,不仅对于成长性和高新技术型公司来说,增加了一个方便的融资渠道,也对我国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作为连接投资者和高新技术型公司桥梁的创业板IPO,为公司的直接融资提供了渠道,也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如何合理、准确的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制定更为合理的IPO价格成为广大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等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进行定价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状况,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从海外创业板市场和我国主板市场的对比中,了解目前创业板市场所需面对和改进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新股发行制度各环节的研究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探讨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的因素;介绍了目前公司进行IPO股票定价常用的几种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对创业板公司IPO定价的局限性,为后面合理的定价研究奠定有效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分析,考虑创业板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特点和实物期权类型,考虑其具有高收益性、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通过实物期权来刻画公司的未来投资收益,通过VaR刻画公司的风险价值,从而构建相应的定价模型。在模型中,为了提高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模型中引入三叉树模型和EVA方法进行求解计算。假设拟上市公司每个阶段存在三种不同的发展状态:上涨、不变和下跌,同时将创业板公司整个发展过程视为一个多阶段多不确定性的复合实物期权,结合随机波动的蒙特卡罗模拟所得到公司的VaR风险价值,最终得到针对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IPO发行价。在创业板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行人与外部投资者对发行规模的期望,推导出承销商对新股发行规模和募集资金的期望值,重点考虑机构投资者在定价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实物期权模型所求出的发行价作为其对创业板公司的估值,构建了相应的模型,进行更合理的定价。通过莱美药业公司实例进行模拟定价,两种模型所计算得到的发行价分别为25.26元、23.12元,其值高于公司的发行价,低于且更接近于首日的开盘价,其更贴近于公司的真实价值,通过实证验证了两种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