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生产中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肥料、农药利用率低下,小麦品质降低,传统栽培技术应用不合理、到位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针对优质小麦品种,配以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够在保证稳产的基础上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农民收益。为了探寻适合旱地和水地的小麦栽培模式,试验选用旱地小麦品种普冰151(P)和当地生产上广泛种植的水地小麦品种西农979(X)与小偃22(Y),研究了栽培模式(农民习惯栽培模式C、节本高效栽培模式J和三省一高栽培模式S)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冬小麦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和栽培管理措施的共同影响,而管理措施能够在人为调控下改变和影响冬小麦的生育进程。越冬前期,栽培模式S下品种P的群体茎蘖数最高,而在越冬后期其茎蘖数一直低于其它处理。在栽培模式C和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在开花前期的群体茎蘖无较大差异,在开花后期由于栽培模式处理上的不同促使前者的群体茎蘖数高于后者。相较于栽培模式C,在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花后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略高,栽培模式S下品种P的叶面积指数从拔节期之后一直低于其它处理,但其后期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2)冬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受栽培模式影响。栽培模式S下品种P的干物质积累与群体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其它处理,开花至成熟期相较于栽培模式C,各品种在栽培模式J下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均有所降低。相较于栽培模式J,在栽培措施C下各品种的花后干物质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均得到提升,但其花前干物质同化量和其对籽粒贡献率均有所下降,相同栽培模式下,各品种间差异较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的叶片SPAD值表现为,返青至拔节期为快速增长,抽穗至开花为缓慢增长,而灌浆期迅速降低。栽培模式C下各品种的叶片SPAD值下降最为缓慢。相较于栽培模式C,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在开花期之后虽有小幅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在栽培模式S下品种P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在三个时期中均有所降低。(3)各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均具有一定的调控效应。在栽培模式S下品种P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低于其它处理,表现为栽培模式C>栽培模式J>栽培模式S。与栽培模式C相比,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小麦的千粒重、有效穗数均有所降低,但穗粒数却有所提高。相较于栽培模式J,在栽培模式C下各品种的水分、容重和出粉率均高于其它处理,但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间、直链淀粉含量、吸水率均有所降低。(4)从投入成本上看,栽培模式J与S相较于栽培模式C,总成本减少幅度分别为4.9%和41%。从技术与经济效益来看,栽培模式S相较于其它栽培模式,其产投比、物化净产率和活劳动净产率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相较于栽培模式C,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的物化净产率虽有降低,但其活劳动净产率得到提升。综上通过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各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等的影响,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在水地采用栽培模式J能够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提高小麦的品质,并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旱地则采用栽培模式S,能够大幅提高农民收益,保护资源和环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的加快,上述两栽培模式的应用前景将会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