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是指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局部治疗之前进行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方法,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s)的视觉定量评估缺乏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有研究表明,TILs及TILs亚型在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极高的预后价值。因此,我们通过对比显微镜下视觉评估(Visual assessment,VA)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的差异性与一致性来提高TILs判读结果的准确性,进而研究TILs及TILs亚型在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第一部分基于人工智能辅助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可重复性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显微镜下VA及AI辅助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的差异性与一致性,探讨利用AI辅助病理学家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至2015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且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未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 CR)。本研究中AI算法采用细胞检测和区域分割等技术对H&E视野的数字图像进行TILs定量判读。两位超过十五年工作经验且未参加本研究的病理专家通过多目显微镜对LCA免疫组化切片共同的判读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9名不同级别的病理医师通过VA和AI辅助对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患者进行TILs评估。本研究应用SPSS 26.0及Graph Pad Prism 8.0.1进行统计分析。Friedman M及Bonferroni校正用于差异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散点图用于一致性研究。结果:1.差异性分析VA组和AI辅助组中9名病理医师对50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经正态性检验得出均不服从正态分布(P<0.05)。进一步通过Friedman M检验显示,对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VA组中9名病理医师判读结果之间差异较明显(P<0.001),而AI辅助组中9名病理医师判读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P=0.416)。同时经Bonferroni校正后对病理医师TILs判读结果两两比较,VA组中高级病理医师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级病理医师与中级及初级病理医师TILs判读结果之间差异较明显(P<0.05),中级及初级病理医师对TILs判读结果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2.一致性分析1)通过一致性检验,VA组中高级病理医师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之间的ICC为0.842(95%CI 0.762~0.90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中级病理医师之间的ICC为0.735(95%CI 0.617~0.829),初级病理医师之间的ICC为0.653(95%CI 0.513~0.771),一致性较差。表明VA组中高级病理医师对TILs判读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高于中级及初级病理医师的一致性。2)AI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与金标准之间的ICC为0.977(95%CI 0.961~0.987),具出色的一致性,高于所有病理医师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3)AI辅助组中所有病理医师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与金标准之间的ICC均高于0.9,均具有出色的一致性。第二部分基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其亚型构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预后模型目的:本研究通过AI辅助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进而评估TILs及TILs亚型和临床病理指标的预后价值,并综合具有独立预后价值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以预测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术前核心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且行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20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8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绘制列线图以预测患者预后。校准图检验列线图的一致性,C指数和Time-ROC曲线检验列线图的区分度。结果:1.在TILs亚型中,CD45RO是最多的细胞类型,平均值为25%,其次是CD3 18%、CD8 11%、CD4 9%和Fox P3 5%。各分子分型中TILs及TILs亚型均都无显著差异。2.TILs及TILs亚型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和脉管瘤栓呈负相关(P<0.01)。3.TILs及TILs亚型与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和是否获得p CR呈负相关,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训练集中,新辅助治疗后TILs浸润程度、CD4和Fox P3的表达以及转移淋巴结比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LNR)、临床分期和新辅助治疗前HER2表达是预测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治疗后TILs浸润程度、CD4和Fox P3的表达以及临床分期是预测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预后模型构建和验证1)综合具有独立预后价值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分别预测OS率和DFS率。2)一致性检验: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与理想模型相比,预测OS率和DFS率的列线图的校准图均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3)区分度检验:在训练集中,预测OS率的C指数为0.909,Time-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9;预测DFS率的C指数为0.878,Time-ROC曲线下面积也均高于0.9。在验证集中,预测OS率的C指数为0.886,Time-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8;预测DFS率的C指数为0.869,Time-ROC曲线下面积也均高于0.75,表明预测OS率和DFS率列线图具有很好的准确性。4)决策曲线分析:与单独显著预测因素模型相比,基于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OS和DFS可获得更大的净效益。结论:1.AI显著提高了病理医师之间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由此可见,AI辅助病理医师是提高乳腺癌TILs判读结果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的良好方法。2.TILs浸润程度越高,CD3、CD4、CD45RO、CD8与Fox P3阳性细胞表达越高,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越容易获得p CR,RCB分级越低。3.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浸润程度越高、CD4和Fox P3表达水平越高,新辅助治疗前HER2阳性表达,患者OS率越高,预后越好;而随着临床分期越高,LNR的值越大,患者OS率越低,预后越差。4.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TILs浸润程度越高、CD4和Fox P3表达水平越高,患者DFS率越高,预后越好。而随着临床分期越高,患者DFS率越低,预后越差。5.预测OS率和DFS率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可以为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初诊伴有内乳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其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失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这些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了自2010年4月至2018年7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6例初诊伴内乳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主要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因素,分析其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和影响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s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肿瘤的方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但是对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来说,IC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方法:本研究检索了两大英文数据库: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同时还检索了2018年至2020年美国临床肿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58例,年龄35~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II级,BMI 18.5~23.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9):经皮穴位电刺激组(E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诊伴内乳区淋巴结(IMLN)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针对内乳区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局部治疗模式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初诊伴内乳区淋巴结转移且接受胸壁+锁骨上下引流区放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内乳区转移淋巴结是否采取局部干预分为内乳干预组146例,内乳未干预组54例。内乳干预组根据局部干预手段不同分为IMLN清扫/摘除术联合IMLN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我们当前荟萃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基线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数据库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有关基线CRP水平和ICIs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对食管癌放化疗后原发灶复发挽救性放疗与其他疗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有效挽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迈特思创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搜集有关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挽救性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并对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4月。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易于取材的血液、口腔粘膜、唾液、尿液、粪便内微生物组成的特点及与健康受试者相应部位的微生物组成之间的差异,进一步了解食管鳞癌患者局部环境中的微生物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以期寻找潜在的早期筛查和治疗靶标。方法:对26例食管鳞癌患者(ESCC组)和28例健康受试者(HC组)的血液、口腔粘膜、唾液、尿液、粪便样本进行微生物的检测,使用OMEGA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胃肠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胃肠外科同一组收治的5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条件的共43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128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病例组,308例患者术后未出现下肢深
目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是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推荐方案。关于照射剂量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INT0123试验显示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放疗剂量由50.4Gy提高至64.8Gy并无局部或生存获益,因而认为50.4Gy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标准剂量。然而,这一结论正日益受到挑战,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大多中心采用60Gy及以上的的照射
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行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的术前衰弱状态,研究术前衰弱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入选标准:1)年龄≥65岁且<90岁,性别、民族不限;2)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3)原发肿瘤,手术前未经过放疗、化疗的治疗措施;4)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排除标准:1)拒绝参加本研究;2)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癫痫、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