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厦·多吉次杰(1881-1940)是近代藏史研究领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1934年发生的“龙厦事件”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发展变化有相当大的影响,是研究西藏近代史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龙厦及龙厦事件的专题研究,数量不多,异议颇多。1934年,国民政府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的黄慕松专员在《黄慕松奉使入藏册封并致祭达赖大师报告书》中评论到龙厦是“反汉最力之人”,龙厦改革是“亲英派谋夺西藏地方政府”的活动。国内诸多著述沿用了这一说法。目前就所搜集的资料来看,最早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的当属李铁铮教授,其著书《西藏历史上的法律地位》中认为龙厦是“一位爱国者有亲中国的倾向”。郭翠琴女士《被挖去双眼的志士》一文,质疑“龙厦亲英派”的同时,认为龙厦是一位民主改良主义者。喜饶尼玛教授的《试析西藏地方近代史上的一桩冤案—龙厦其人其事辨》一文,再次对龙厦“亲英派”一说进行了强有力的辩驳,并以大量信史论证龙厦是“倾心内向”的,在近代藏史研究领域反响较为强烈。随后,唐洪波女士的《龙厦及龙厦事件》一文,则认为龙厦是主张西藏独立的民族分离分子,龙厦事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内部集团的夺权斗争。本论文内容分四章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介绍了龙厦所处时代背景。时间上限定格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追述西藏地方形势,尤以十三世达赖喇嘛推行一系列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的原因,新政中对“坚塞”的扶植,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龙厦·多吉次杰。第二章龙厦改革运动始末。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西藏地方政局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龙厦作为强有力的一股势力加入到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同时以“求幸福者同盟”为阵营,采用递呈请愿书的温和方式希望噶厦中的最高长官噶伦由民众大会选举产生,噶伦要对民众大会负责,噶伦的任期由旧时的终身制改为四年一选制。他的改革最终因告密者的诬陷夭折,龙厦为之遭受了剜目之刑,史称“龙厦事件”。第三章龙厦事件原因分析及同一时期改革间的对比,这是本论文的重点。龙厦事件绝非偶然,西藏社会的封建根基、与噶厦的宿怨、告密者的诬陷、“求幸福者同盟”内部存在的分歧等都是导致龙厦事件的根源。擦绒·达桑占堆的藏军未遂政变和西藏革命党事件,是与龙厦事件同期对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进行一定程度变革的典型事例,本文试对其进行比较,找出这三起改革的共性及龙厦事件的特性,这也是本论文试图展示的一个亮点。第四章是对龙厦及龙厦事件的评价,为本论文的核心。通过梳理分析这一时期龙厦各方关系的处理情况,提出个人的观点,即龙厦事件是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内部集团的夺权斗争,龙厦是“内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