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西方,翻译研究者们在译者主体性这一研究方向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在中国,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在逐步升温。《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自从赛珍珠的All Men Are Brothers和沙博理的Outlaws of theMarsh问世以来,对它们的评论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法和分类法,研究译者主体性在《水浒传》赛珍珠英译版及沙博理英译版中的体现。在目前对《水浒传》的翻译研究中,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是围绕异化、归化的孰是孰非对这两个译本作比较研究,且争论不休。本文将分析两个版本之间的异同,从三方面——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和文化保真度着手,并进而对导致这些异同的译者主体性因素进行剖析。由于语言、文化以及翻译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天然的联系,因而在译者主体性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鉴于此,本文还将从文化定位、文化能力以及文化态度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阐述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在两译本中体现的。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概述目前对《水浒传》赛译本及沙译本的研究现状,纵观国内外翻译研究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译者主体性的观点和看法,从历史的角度看译者的地位是如何得到提升的;第二章主要阐述文化因素对翻译造成的影响,并对译者主体性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明;第三章主要对赛珍珠和沙博理这两位译者以及他们的《水浒传》英译本进行介绍;第四章、第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从两个英译版本在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和文化保真度这三个主要方面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异同着手,探讨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在译文中的,并通过举例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译者主体性因素。在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是决定译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跨文化性根植于翻译行为中,因而译者的文化定位、文化能力和文化态度必然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本文同时还指出,译者主体性并非一成不变,它随时代、环境及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它还与译者的努力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