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龙江公路位于高黎贡山北段,北纬27°4437~27°57,19,东经98°1958~98°4013。高黎贡山北段的中湿性常绿阔叶林发育最好,群系类型多样,结构最为典型,从河谷底部到海拔2800m地段,覆盖着大片的常绿阔叶林,并与缅甸北部和东喜马拉雅山绵延成片,构成当今地球上发育最好、保存最为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区。1999年独龙江公路全线贯通后,修建公路造成山体裸露、弃石堆积、植被破坏等环境影响,对该地区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
本文沿独龙江公路,海拔每升高100m,上下坡分别设置4块样地,进行物种和群落概况的统计分析。从群落特征、乔木幼苗种类、数量等方面特征对独龙江公路沿线破坏后的群落演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调查,公路建设迹地植被恢复的类型约有55种,常见的有旱冬瓜Alnusnepalensis、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红桦Betula utilis var。sinensis、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complanata、云南铁杉Tsuga dumosa、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地檀香Gaultheria forrestii、绢毛悬钩子Rubus lineatus、红粉白珠Gaultheria hookeri、绢毛蓼Polygonum molle等演替类型,反映了该区域自然恢复群落类型多样,根据它们的演替趋势可将其分为森林演替类型和灌丛演替类型,森林演替类型包括针叶林演替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演替类型和常绿阔叶林演替类型。
自然恢复群落中幼苗的生长情况对群落将来演替发展方向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因此,依据演替群落中出现的的乔木幼苗进行统计分析,对群落演替趋势进行分析。
分布于海拔1530~2600m区域的金叶子-菜蕨、贡山木荷-蕨-十齿花-莓叶委陵菜、滇石栎-松风草、凸尖杜鹃-千里光、凸尖杜鹃-狭叶落新妇等群落将演替为常绿阔叶林,即在这一区域的原生植被——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分布于1525~2300m的绢毛悬钩子.白花柳叶箬、长波叶山蚂蝗-小红参、旱冬瓜-细柄草、米饭花,菜蕨、旱冬瓜,尼泊尔蓼等多个群落类型,在一定时期内将演替成为落叶阔叶林群落。
分布于海拔1810~2500m区域的云南松.硬杆子草、西南桦.多齿微柱麻、旱冬瓜。蚕茧草、地檀香-狭叶落新妇、云南松-珠光香青、旱冬瓜-尼泊尔香青等演替群落将形成阔叶树混交的针阔混交群落,但是根据所处的环境可以推测,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维持演替形成针阔混交林。在生境干旱的阳坡上,将形成以云南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
分布于海拔1500~2600m的干旱生境中的黔南木蓝.尼泊尔蓼、云南松,硬杆子草、云南松-白茅、云南松-升麻、云南松-珠光香青、旱冬瓜-狭叶落新妇等演替群落,将可能演替形成云南松群落。
分布于海拔2600~3100m的五雄白珠-蛛毛香青、云南铁杉-旋叶香青、绢毛悬钩子-蛛毛香青、云南铁杉-华西柳叶菜、云南铁杉-旋叶香青、红果悬钩子-薄叶旋叶香青等群落演替类型,将向温凉性针叶林群落演替。
分布于海拔2600~3100m的油麦吊云杉.毛囊薹草、油麦吊云杉-蛛毛香青、大花悬钩子-旋叶香青、俅江蔷薇-旋叶香青、密序溲疏-千里光、美饰悬钩子-线叶珠光香青等演替群落中,在环境不再受干扰的情况下,油麦吊云杉会逐渐占据群落上层,最终演替形成寒温性针叶林。
分布于海拔1500~3200m,石砾含量较高或岩石面上,相对干旱的生境中的马桑、长波叶山蚂蝗群落、美饰悬钩子群落、银衣香青群落和绢毛蓼群落等群落演替类型中,因乔木的幼苗、幼树非常稀少,有的甚至没有,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灌木的演替群落类型。
在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自然恢复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行分析中,由于所设置的样地全部为次生演替类型,而物种组成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样地设置的原因,因此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变化趋势也稍显凌乱,但总体看来均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西坡分布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大于东坡;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相似,虽然趋势起伏较大,但总体看来均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
物种数量和次生度分布的趋势,总体看来均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东坡的次生物种的数量和次生度高于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