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保护红线(简称“生态红线”)是保障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底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周边地区和自然资源被逐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建设用地侵占了为城市提供重要生态服务的生态用地,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2011年我国提出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划思想以来,近几年政府和学者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了我国城市和地区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并于2015年颁布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简称《指南》),以切实指导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然而,《指南》中提出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较适合于国家或区域尺度,对于市域尺度上生态红线的划定而言,其可操作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市域尺度生态红线的方法。本研究梳理了生态红线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指出了《指南》中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划定生态红线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并以哈尔滨市阿城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市域尺度上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等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前期的理论梳理和数据采集工作;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主要用于阿城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以及生态红线的应用研究;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及其他定量的研究方法被用于阿城区生态红线划定的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的方法,以哈尔滨市阿城区为例阐述了生态红线划定的具体步骤,并将阿城区生态红线应用到非煤矿山整治规划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能够弥补《指南》的方法应用到市域尺度上的不足,能够保护市域范围内完整的生态网络,易于落地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