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媒体的公共性困境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但在台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台湾政治民主化和媒体自由化的发展,不仅没有带来媒体公共性程度的显著提高,反而导致了世人诟病的“台湾媒体乱象”。因此,有关台湾媒体公共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很明显的指向性意义,是了解台湾媒体生态、观察台湾政治转型的关键。如何在政治与商业的夹击下履行社会公器的责任,已经成为台湾媒体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也成为台湾媒体改革运动的主要方向。然而,有关媒体公共性问题的研究在现实环境中面临很多困难。什么是媒体公共性?台湾媒体公共性问题的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导致了台湾媒体的公共性困境?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理解媒体公共性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以《中国时报》为案例分析其公共性问题,进而探讨影响台湾媒体公共性的因素,为台湾媒体公共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台湾媒体公共性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结构。第二章是关于媒体公共性的理论基础,在梳理东西文化公共观念和理解公共性的基础上,探讨媒介理论有关媒体公共性的论述,界定媒体公共性的概念、特征和分析层面。第三章以《中国时报》为案例,从媒介体制、媒体业者、媒体受众和媒体实践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分析其公共性问题;第四章是结论,结合案例分析的结果,说明影响台湾媒体公共性的因素,对台湾媒体公共性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认为,解禁以来台湾媒体的政治权威残留和浓厚的商业主义浪潮,导致了媒体公共性问题的产生。台湾媒体在公共性、商业性和政治性定位上的不平衡,反映了台湾民主发展和政治转型的不成熟性和脆弱性。对此现状,媒体必须在经济上自立的同时,摆正作为社会公器的自身定位;政府也有必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制定自由与责任并重的传媒体制;而在受者中心的现代传媒环境下,受众的媒体素养则是提高媒体公共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