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通过乡村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尤其是传统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对象,将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也带动了村庄发展。然而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为了追求效益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原有空间格局,忽略了游客的需求感受,除此之外,传统村落的建设投入和后期维护管理远不如城市,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了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力,直接导致传统村落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对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重点应该由“量”转为“质”,不再单纯地关注空间建设,而更应该考虑人在空间中的感受。旅游型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进行生产生活的空间,也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场所,因此研究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对其他同类型村庄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以潍坊市西杨家埠村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观察法对公共空间内的人群活动特征进行记录,将获取到的数据从人群、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设置为调研问卷,利用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在不同的影响因素视角下提出了针对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第一部分,提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研究问题的背景,了解研究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性,明确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构思和框架。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研究。明确相关概念,阅读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与旅游型传统村落相关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公共空间活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为例,从人群、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分析公共空间的活力时空分布特征,确定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确定的公共空间影响因素整合为四大类影响因素,经过分析发现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值分别为:设施与服务(0.288)>文化与景观(0.283)>微气候(0.24)>空间功能(0.226),除此之外,还得到了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功能对设施与服务的标准化系数为0.408,且P<0.05,表明空间功能对设施与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空间功能对文化与景观的标准化系数为0.292,且P<0.05,表明空间功能对文化与景观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设施与服务对文化与景观的标准化系数为0.316,且P<0.05,表明设施与服务对文化与景观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此外,还得到了影响因素之间的中介效应:设施与服务通过空间功能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活力;设施与服务通过空间功能间接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空间功能通过设施与服务及文化与景观间接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第五部分,策略研究。根据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与影响因素机制分析,提出优化目标、优化原则和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