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潍坊市西杨家埠村为例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通过乡村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尤其是传统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对象,将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也带动了村庄发展。然而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为了追求效益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原有空间格局,忽略了游客的需求感受,除此之外,传统村落的建设投入和后期维护管理远不如城市,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了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力,直接导致传统村落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对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重点应该由“量”转为“质”,不再单纯地关注空间建设,而更应该考虑人在空间中的感受。旅游型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进行生产生活的空间,也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场所,因此研究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对其他同类型村庄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以潍坊市西杨家埠村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观察法对公共空间内的人群活动特征进行记录,将获取到的数据从人群、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设置为调研问卷,利用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在不同的影响因素视角下提出了针对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第一部分,提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研究问题的背景,了解研究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性,明确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构思和框架。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研究。明确相关概念,阅读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与旅游型传统村落相关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公共空间活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为例,从人群、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分析公共空间的活力时空分布特征,确定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确定的公共空间影响因素整合为四大类影响因素,经过分析发现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值分别为:设施与服务(0.288)>文化与景观(0.283)>微气候(0.24)>空间功能(0.226),除此之外,还得到了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功能对设施与服务的标准化系数为0.408,且P<0.05,表明空间功能对设施与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空间功能对文化与景观的标准化系数为0.292,且P<0.05,表明空间功能对文化与景观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设施与服务对文化与景观的标准化系数为0.316,且P<0.05,表明设施与服务对文化与景观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此外,还得到了影响因素之间的中介效应:设施与服务通过空间功能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活力;设施与服务通过空间功能间接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空间功能通过设施与服务及文化与景观间接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第五部分,策略研究。根据西杨家埠村公共空间活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与影响因素机制分析,提出优化目标、优化原则和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确保单位实现稳健运行,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手段,加强内部管理体系革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制度,目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层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但从当前
<正>为稳妥有序地推动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同时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为契机,对"制度+科技"的监管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逐步开展京津冀地区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率先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立远程异地评标试点。文章结合雄安新区实施情况,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使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可以常态化稳步运行。
期刊
报纸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开始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协调旅游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上,就旅游对植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旅游干扰对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旅游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受到的影响因素,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最后提出,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蓬勃发展行业,已经引起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
语音识别是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的关键环节,该项技术近年来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文章分析了语音技术在车载领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轨道交通领域对语音识别技术的需求及应用;针对轨道交通不同车型的显示交互内容多变、需定制开发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时延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技术研究,开发基于智能计算平台的列车显示器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显示器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