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国外多次强调把翻转课堂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技术,目前国外许多高校都已接受这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自2011年引入我国后迅速引起多方关注,各中小学和知名高校纷纷投入翻转课堂的研究,2011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该政策积极鼓励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在我国翻转课堂的引入虽起始于中学,然而一经出现便引起高校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开始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由此翻转课堂在大学里实现真正的发展和推广。高校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进行翻转课堂的大量教学实验,短时间内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的总结和研究现状问题、把握研究前沿。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高校翻转课堂五年(2012-2016)来源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804篇学术文章进行了分析。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文献来源情况、作者信息及参考文献等方面对翻转课堂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探讨了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重心和方法论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梳理将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进程归纳为“引介、吸收、消化、创新、反思”五个阶段。翻转课堂自2011年引入国内,2013年至2015年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并且引起各个行业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形成的研究成果被刊载在不同类型的期刊上。在高等教育阶段,相关研究人员的目光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从翻转课堂的本体研究转向应用,从翻转课堂试点教学转向有效性研究。因此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从刚开始的盲目追求转向理性思考和本土化发展。本文总结了五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对翻转课堂的重点研究主题及其热点内容。第一,重视翻转课堂的本体研究,一方面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的角度去探究其本质内涵、揭示其内在价值,另一方面是与传统课堂或传统教学的对比探究。第二,“翻转课堂的教师与学生研究”中重视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学习过程的研究、教师当下面临的困境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培训问题。第三,在“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与应用研究”中最广泛的是:大学英语、大学信息技术、大学教育技术,并且研究人员逐渐从教学过程转向对教学效果的关注。第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主要关注与MOOC、微课的相关研究。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只是刚刚兴起,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全面推广还面临诸多的问题,未来的翻转课堂研究需要重新审视技术研究,朝向混合式学习发展,其次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并且不断寻求本土化特色发展路径,最后是高校翻转课堂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引领翻转课堂多元化发展路径,这也是目前突破翻转课堂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根据本文分析,提出高校翻转课堂未来发展的对策:一是重视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形成教育、技术一体化;二是拓宽翻转课堂的研究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大力开展翻转课堂的师资培训;四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五是不断追求翻转课堂的创新发展以适应本土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