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由传统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向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加速转型,各种利益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势必造成利益纠纷,增加社会矛盾,与之相应的是民众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使社会呈现出“风险社会”的特点。随着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其介入主体也多元化。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技术不断变革、思想日益多元,他们很有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高危人群。在群体性事件面前,他们究竟是怎样的选择取向理应得到关注。因此,笔者作为社会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将该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展开实际研究。笔者在研究中,主要是采取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在文献研究与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认真进行问卷设计与实地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并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尽管多数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会做出理性选择,但是其中也存在着非理性因素,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或许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结论。对此,笔者从社会学视角进行了积极思考回应,提出了实践中解决该问题应当采取的具体方法措施。论文能够侧重从实际调查高度对大学生介入群体性事件选择取向问题展开研究,对于现实中有效地把握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思想取向及其方式,引导大学生群体选择理性认知社会参与社会实际活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际样本,在这个意义上讲,论题选题具有新意,论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