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探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与中医脾胃气机升降之间的关系,为促胃肠动力中药的筛选提供文献基础。2.观察归脾胃经中药中具有调气功用的生白术、小茴香、莱菔子、大腹皮、莪术,香附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蒲公英等七味中药对豚鼠离体胃纵行肌条的收缩作用,从离体器官水平探讨其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3.观察不同浓度莪术水煎液对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大鼠胃排空及胃电的影响,在整体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深入的文献理论研究,从气机升降与胃肠生理病理、胃肠动力的相关性,以及调畅气机治疗方法等方面探讨脾胃气机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内在联系。2.制备豚鼠离体胃底胃体平滑肌条,以生理盐水(NS)和乙酰胆碱(Ach)作对照,观察大腹皮、莱菔子、白术、小茴香、莪术,香附及蒲公英等七味中药对豚鼠离体胃纵行平滑肌条的收缩效应。3.建立胃电节律失常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NS,25%莪术水煎液,50%莪术水煎液,0.1%吗丁啉混悬液,28天后观察胃排空,检测胃电活动。并测定模型大鼠胃窦、空肠组织匀浆MTL、VIP含量。结果:1.大腹皮、莱菔子、白术、小茴香、莪术、香附、蒲公英等七味中药对胃底胃体纵行肌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与N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以Ach标化实验数据,对胃体胃底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莱菔子组作用都明显强于其它药物组(P<0.01);对胃底纵行肌条作用中,莪术、香附组作用明显弱于其它组(P<0.05)。2.25%莪术水煎剂对模型大鼠的胃排空率、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和异常节律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与0.1%吗丁啉混悬液作用相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管是胃窦、空肠组织,模型组MTL均呈下降趋势(P<0.05),VIP均呈上升趋势(P<0.05)。25%莪术组和吗丁啉组数据居中,显示了良好的调节效应。结论:1.中医与西医虽然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但是人体的生命过程是统一的,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了胃肠动力与脾胃气机的相关性,认为脾胃的运动形式是升降运动,由此而产生的消化运动就是胃肠运动功能,其升降失常导致气机阻滞与西医胃肠动力障碍的病理特征是一致的,提示了从调理脾胃气机来开展促胃肠动力研究是一个重要渠道。2.在促进胃体胃底纵行平滑肌收缩方面,七味中药均有较强的促胃动力作用。其中莱菔子,大腹皮作用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3.25%莪术水煎剂对胃电节律失常有改善作用,能增强胃的动力顺应性,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胃窦、空肠组织中MTL的含量和降低胃窦、空肠组织中VIP的含量。推测莪术的胃肠动力作用,是介导于肽能神经的体液调节环节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