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生命问题都是文学研究的中心话题,也是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对象。本文以三曹诗歌为研究客体,同时以文、赋等相互参看,重点探讨三曹生命观的内核及其成因。进入奴隶社会以来,人类“自然死亡”的意识逐渐形成,但由于个体生命的差异性,三曹的生命认知与选择呈现出不同的特质,这正是本论题所关注的焦点。本文构成如下:绪论部分:重点辨析“生命观”这一核心话题,认为其由本体观和价值观两部分构成。回顾建安三曹生命观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20世纪以来,前辈先贤所触及的三曹生命主题的研究,都是本文研究的学术基础,而学界在此研究上的缺口,也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白。第一章:三曹生命本体观。重点考察三曹诗、文创作下的本体观样貌。认为它们生成了共同的情感基调,即肯定人类死亡的必然性。但就具体观念而言,又各有不同。曹操犹疑,摇摆于大我与小我间;曹丕坚定,舍弃游仙直指现世;曹植豁达,坦言宿命却自有一番无奈。他们对于生命的关注度,还延伸至死后的空间。在安葬、祭祀上自有章法,均是其重死观的体现。第二章:三曹生命价值观。主要探讨三曹价值观的丰富构成。认为在奋进的功业主旋律下,激荡着多样的价值选择层。其中,“立言”作为儒家的“三不朽”,受到曹丕、曹植的关注,前者将其与功业并立,积极追寻;后者将其作为顺位,弥补功业未成的缺憾。在“求仙”与“游宴”的价值选择上,三人也各具特色。曹操心属求仙,但又有所克制;曹丕开拓欢宴,却又心怀忧虑;曹植选择游仙,从否定到企慕。多样的生命价值,共同调适着功业未成、年命不永的焦虑。第三章:三曹生命观之成因。首先,追溯三曹共同的生存空间,认为汉末的动荡推动了诗人对功业的求索,而其中的群体性关怀决定了三曹功业观的建构。其次,考察时代思潮的变革,认为渐趋活跃的道家思想为诗人“求仙”提供了温床。其三,从诗人的人生遭际切入,重点关注建安22年的储位之争,认为其最终走向,直接影响了曹丕、曹植二人生命价值观的践履。最后,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着眼于年命有限这一本质性问题,认为它从不同的角度催生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它们之间又相互调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