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与占有详实史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弱势群体的社会构成与社会救济为视角,来探讨秦汉时期朝廷、社会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共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考察先秦时期社会救济思想与实践,分别论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社会救济思想,以明确秦汉时期社会救济思想与措施的渊源。第二部分,即第二、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中考察秦汉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构成及其产生原因,关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构成,本文根据贫弱者的不同情形划分出四大类型:一类是高年、鳏寡孤独、废疾、幼年与贞妇;二是灾民、流民与失业者;三类是贫困农民;四类是奴婢等其他弱势者。关于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归纳为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大方面。第三章考察秦汉时期社会救济的措施及其特征,重点考察了国家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其中国家对高年、鳏寡孤独、废疾、幼年、贞妇、灾民、流民、失业者、贫困农民的救济方式,以及民间社会中富人、宗族内部、宗教组织的社会救济。在此基础上,分析秦汉时期社会救济的主要特征:以物资救济为主,精神救济为次,是后世“重养轻教”慈善的先例;社会救济措施制度化、法制化程度较低;始现社会救济的神秘性与宗教化。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的视角来考察秦汉时期朝廷、社会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重点探讨了朝廷、地方政权与弱势群体三者关系和考察民间救济对民间组织、民间社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