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作为士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利于完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理论体系。目前已有研究中,对于土地利用体系中城市用地和农用地演变体系的研究较多,而有关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驱动及反馈机制的研究较少;且集中于较为宏观的研究尺度,而中观、微观尺度的研究较为薄弱。由于不同区域巨大的经济社会差异使各种宅基地整合探索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相当一部分的新农村建设、宅基地复垦等宅基地集约利用模式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撑,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农村宅基地使用者和土地管理者对于宅基地的土地利用方向和利用模式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和驱动机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土地对地方财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方政府整合农村宅基地的意识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不断颁布,而旧房不拆、新房遍地开花等低效粗放的宅基地利用方式依然存在,农户土地利用惯性的巨大阻力及农户自我维权意识增强使各方之间的博弈和矛盾日益激烈,并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潜在威胁,因此,农村宅基地利用方式转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过去,宅基地政策研究主要以优化土地利用配置为目的,具有以“地”为主的特点,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当前,这种模式已经暴露出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弊端。在“民生”、“三农”等政策导向性影响下和人地系统的分析框架内,针对土地利用的直接主体进行研究尤为必要,深入认识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协调多方利益矛盾,保护相关权益人的权益;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和土地利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基于农户生计转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作用机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论文内容包括如下部分:(1)已有研究基础的梳理及相关理论概念的解释。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解释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宅基地、农户生计及农户生计资产等概念,并回顾了人-地关系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农村居住空间体系演变理论、农户风险规避理论、理性经济人理论和有限理性经济人理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农户生计转型特征分析。即论文中第3章。文中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重庆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从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农户生计资本积累能力、农户生计可持续能力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重庆市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特征的差异化。(3)重庆市农户生计转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作用机理分析。即论文第4章。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文中基于调研获取数据及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生计转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作用机理,包括农户生计转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变化作用机理、农户生计转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变化的作用机理及农户生计转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程度变化的作用机理。(4)政府行为主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调控措施。即文中第5章。总结分析了重庆市农户生计转型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中的政府行为及模式。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相应调控措施建议。(5)研究结论及展望。即论文的第6章。对论文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有待深化的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随农户生计转型、生计多元化,农业资源不再是农户住宅布局的单一取向,因而耕作半径对宅基地布局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信息、交通资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由分散向集中演变。(2)随着农户生计转型、农户对住宅功能需求的变化以及村级规划技术逐步发展,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开始发生演变。非农型农户居住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出生产-生活功能分离,而居住区医疗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用地比例逐步提高的趋势;兼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呈现出生产-生活功能部分分离的趋势,其中居住用地比例提高、而以养殖用的圈舍比例降低;市场型纯农农户对居民点用地呈现出生产用地比例增高,而居住用地比例降低的趋势;自给型纯农农户对宅基地的利用较为稳定。(3)农村居民点用地有集约化演变趋势。其中,非农型农户聚居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容积率最高,其次为兼业型农户聚居地,自给型纯农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最为粗放。(4)政府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调控措施包括:①完善了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②试行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模式、股份合作模式、宅基地退出模式等多种宅基地流转模式;③加快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进程;④成立土地交易所,创新性地推出了地票交易制度。(5)农户对于政府的调控措施表现出差异化响应。农户的差异化响应与农户生计多元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农宅所处区域及农户个体差异特征有关。(6)未来调控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着力点应考虑如下方面: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的转移力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高山地区及偏远农村宅基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