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泽贤治是日本著名的童话作家、诗人,同时也是一名宗教徒、农业研究者。多重的身份和多样的经历让宫泽贤治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宫泽贤治对佛教教派日莲宗和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的虔诚信仰,促使他将宗教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去,并将自己的文学称为“法华文学”。而日莲宗和《法华经》中所体现出的“人间天堂”的实践性,又让宫泽贤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农业来实现理想。《银河铁道之夜》作为宫泽贤治最为重要的童话代表作之一,通篇上体现着“利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众生皆可成佛”的平等思想、以及对“人间天堂”的肯定这三个最重要的法华观。宫泽贤治创作《银河铁道之夜》的时间跨度有八年之久,改稿的版本也很多,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改动比较大,再加上在长久的创作时间内,作者经历了妹妹的死亡、工作的辞职、罗须地人协会的创立与废止等种种重大的人生经历,宫泽贤治在创作《银河铁道之夜》的过程中,其法华观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银河铁道之夜》的初期形中,主人公乔万尼是一个每天只是渴望着金币,羡慕着同学康帕内拉的抑郁男孩,在帮助博士完成了银河实验后,得到了两块金币。但在最终形里,宫泽贤治将乔万尼改写成了一个靠自己的力量打工赚银币的自强少年,并将博士角色和赐予乔万尼金币的情节进行了删除处理。通过作者对获取金钱的方式由“神赐”改写为“自力”,揭示了宫泽贤治对“他力”向往的减弱,而通过乔万尼由金币欲望生出烦恼再到自己辛苦赚钱但开心的心理变化的改写,显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实践改变现状的认同。而初期形中“博士、神秘的声音”等角色暗示“神灵”,乔万尼则是“被神选中的幸运儿”,“博士”等角色的删除,使乔万尼失去了“命运之人”的光环,降级成普通人,宫泽贤治的这一改写,赋予了芸芸众生中每一个人寻找真正幸福的权利和能力,反映出宫泽贤治对《法华经》众生皆可成佛的一乘观的认同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