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遥感定期宏观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微观定点连续监测,建立了径流小区和固定、半固定标准地,同时结合研究区内已有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对研究区内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化、林草生长量变化、土壤性状变化、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状况变化、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结论如下: (1) 提出了研究区适宜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和区域配置模式。将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区内的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划分为2个大类(封山育林型和退耕还林型)和6个亚类(有林地封禁型、疏林补植型、荒坡封禁型、荒坡造林型、缓坡梯田封育型和陡坡梯田封禁型)。 (2) 构建了适宜于山东省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密切结合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采用指标因子筛选的专家咨询法,构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体系。 (3) 基于3S技术,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研究区三维可视化。以Region Manager为技术平台,以TM和SPOT融合影像为遥感信息源,对研究区实施生态修复前后状况进行监测,创建了基于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及植被状况的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研究区三维动态可视化。 (4) 定量评价了研究区及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阐明了生态修复效益多种性能指标的动态变化。 ①研究区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植物群落盖度(郁闭度)增加。林草覆盖度由修复前的42.7%增长到修复后的51.5%,增长幅度为8.8%。有林地(天然林或人工林)各植物群落乔灌草平均盖度为0.86,明显高于其它类型:从疏林补植、荒坡造林和荒坡封禁三种封山育林措施看,以荒坡造林和疏林补植后植物群落盖度的提高幅度较大(乔灌草平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