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在稳步保持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自2012年起逐步转变为新常态的发展模式,人口红利逐渐衰减、非合理的经济结构、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突显。与此同时,长久以来国家依靠需求侧的政策改革和管理也正面临着效果持续性下滑的状况,供需关系显著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这就要求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以来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逐渐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方向转变。而纵观现有的研究,诸多学者从宏观层面的税负和政策的层面进行了有关分析,但是对于提出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对地方经济会实际导致的具体成效和影响,尚未给予相关的数据支持。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会对税费的种类、减税降费和宏观税负等概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在经济学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供给学派,其对于减税降费的理论阐述和相应政策,包括降低企业税负、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刺激消费投资、增加民生福祉。理论经验证明,减税降费将会增强企业活力,刺激居民消费,创造就业机会,并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有助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循环,预期为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更为雄厚的积淀。其次,从减税降费政策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宏观税费负担压力要求减税降费、减税降费有助于应对外部冲击的三个方面的必要性,归纳了我国大规模实施当前减税降费政策的必要性。并回顾了自2014年以来我国在增值税方面简并调整税率、普惠性小规模纳税人优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针对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开发费用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方面的结构性优惠,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新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在取消行政事业费收费,在降低社会保险基金征收费率等多方面的重要减税降费具体措施,总结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制定对税费负担、经济结构、投资消费等多方面的影响。接着主要以J市为样板,调研分析了减税降费政策对J市的实际成效在减税方面,效果明显,尤其是2019年的减税效果尤甚;降费方面,囿于2019年收集的数据不齐全,发现除了2015年、2018年的行政事业性费收入下降明显外,降费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还有出台的减税降费相关政策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临时应急性、部分行业的税负更是出现不降反增的局面、高新类企业获得感不强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仍然保有继续加强的空间以及收费政出多门导致降费的效果仍不理想,另一方面发现了减税政策实施环节遇到的税务部门服务不足、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仍有改进空间等问题。最后就以上问题,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两个角度分别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比如要落实税收法定、加强行业减税、降低优惠门槛、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推进收费法制化、健全税务服务、提高财会人员素质、重构地方财政收支体系等,以此来为减税政策保驾护航,改善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的缺失和不足,充分发挥减税相关政策的有利影响和效应,推进我国经济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