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或地区的制造业在面临利润率降低的内外部压力时,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改变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这其中有两条路径选择:一是空间转移,将企业从生产成本高的核心区转移到低成本的外围地区;二是资本深化,即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并不进行空间转移以维持低成本竞争优势,而是通过加大资本投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技术进步,由原有的成本竞争优势转变为技术竞争优势。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稳步下降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萎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短缺,要素流动受阻,环境恶化等因素制约了国内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与资源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并挤压了企业的利润。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遭遇了巨大的打击,制造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以面对危机。本文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资本深化为视角,构建了制造业转型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测算区位熵值与资本劳动比考察广东省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资本深化程度,使用偏离—份额法探讨转型后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问题。试图回答广东省制造业究竟是发生了空间转移,还是资本深化?哪些行业以空间转移为主,哪些行业以资本深化为主?本文还进一步回答了上述两种转型模式下,分别对该行业制造业的竞争力有何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空间转移与资本深化并存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中。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形成了由珠三角地区向广东省东西两翼转移的路径,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了向粤西、珠三角非核心地区集聚的路径,技术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珠三角核心城市,并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第二,资本深化主要发生在珠三角核心区,资本主要投入到技术密集型行业,而次核心区与边缘区资本投入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密集型行业;第三,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背景下,广东省各个地区形成了集聚产业,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企业分工协作更加密切,因此粤东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粤西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珠三角核心区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制造业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未来广东省制造业要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加强综合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持作用,挖掘内外需增长点,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化生产,充分利用共有资源与信息,整合产业链发展,实现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