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运输业也加快了发展速度,呈现蓬勃生机,其中高速公路以其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快速便捷、经济高效等特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由于重载货车的存在,其速度相比高速公路上其他车辆较小,形成“移动瓶颈”,导致某些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达不到预期设计的值,迫使这些高速公路提前进入改造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因此对高速公路沿线形成的“移动瓶颈”进行分析研究将对改善高速公路运行状况,提高其通行能力,保证其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文首先给出了“移动瓶颈”的概念,并对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接下来,论文分析了“移动瓶颈”与固定瓶颈的异同,并通过高速公路二车道超车模拟对“移动瓶颈”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得到移动瓶颈的主要影响因素——车速差、车流密度、道路通行能力,并重点分析了重载货车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及重载货车换算系数。
其次,论文提出了“移动瓶颈”的观测与数据采集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特性,包括交通流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交通流组成特性、车速特性、连续流特性等,介绍了动态交通数据采集技术,在给出基于交通检测装置的自动判别方法(ACI算法)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重载货车“移动瓶颈”进行了判别。
再次,论文对比分析传统车辆折减理论和“移动瓶颈”理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货车交通影响的建模分析。使用VISSIM仿真软件,以单向双车道路段为对象,仿真分析载重货车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影响,得到货车混入率和流量的变化对交通流速度和延误等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服务水平划分,给出不同服务水平下的移动瓶颈效应。
最后论文给出了“移动瓶颈”应对措施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