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严重的干旱可能导致不同气候区植物大面积死亡。而植物木质部水力结构及栓塞脆弱性对水分胁迫响应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本文以东北东部山区7个常见树种春榆(Ulmus japonica(Rehd.)Sarg.)、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Turcz)、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色木槭(Acer mono Maxim.)、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流速测量仪(HPFM-Gen3)和压力室测定小枝水势、水力结构参数和建立脆弱性曲线,了解各树种小枝水势、水力结构参数及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主要特征,探究三者与木质部解剖结构参数间的关系,以期建立木质部结构方面的抗栓塞性指标。 通过观察生长过程中主要树种水力结构的种内差异,发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且种间差异与树种生长的物候节律有关。各树种水力结构参数受小枝水势不同程度的影响,两者反映树木的水分运输策略,其输水效率总体表现为:环孔材>散孔材>无孔材。同时,树木小枝水势及水力结构参数的日变幅一定程度反映其栓塞脆弱性。比较各参数间的相关系数,发现Ks日变幅描述树种的栓塞脆弱性最为合适。生长季5-9月Ks日变幅均值依次为:春榆>胡桃楸>白桦>蒙古栎>色木槭>红松>兴安落叶松,且各树种6-7月日变幅最大。根据不同材性树种的P50得到栓塞脆弱性表现为:环孔材>半环孔材>散孔材>无孔材。Ks日变幅、P50在小枝水平上可衡量树木的栓塞脆弱性,两者与木质部导管(管胞)直径呈正相关,与其余解剖结构参数呈负相关,且各参数间的协调作用决定其抵御栓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