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强,国际间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国际资本流动频繁,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导致一系列的并发问题,由此引起对资本管制的重新探索与思考。本文在简述资本管制有效性派别的基础上,分析评述各派别的理论基础以及各家结论的适应性,并由此引发对资本管制新的思考,在之前的理论与模型基础上,引进新的分析策略,并运用新的视角分析资本管制中存在的疑惑,由此对我国资本管制进行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并置身时代背景,为我国资本开放进程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对资本管制分析的方法众多,可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类,定性分析从政策法规角度出发,对各年度的政策法规加以量化,从而判定资本管制的强弱。定量分析方法分为利率平价法、Edwards法、储蓄投资法,本文分析各类方法的适用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经过比较权衡,本文选择储蓄投资法建立理论模型,并在原有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善,不仅分析考察期内我国资本管制强弱,而且分析资本管制强弱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宏观经济政策对比分析这种变化趋势的匹配性,由此综合判断我国资本管制程度。本文运用储蓄投资法分析显示,1990年到2011年期问我国存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并且在此期间内资本管制程度存在波动,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能够选择性的加强资本管制措施,防范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的冲击。同时一阶差分分析显示我国资本管制长期有效性较弱,与研究文献相符合。在储蓄投资模型框架下,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并不是完全贴合,Feldstein与Horioka (1980年)运用储蓄投资法对OECD国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OECD国家有着较强的资本管制,这显然与OECD国家的现实情况不相符合,由此产生“F-H”之谜。本文在阐述学者们对“F-H”之谜解释的基础上,从传统经济学以及行为经济学观点系统分析“F-H”之谜产生的原因,并利用我国储蓄与投资数据对“F-H”之谜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在对我国资本管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国际金融背景,虽然资本管制理论上造成市场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化,但过于快速的资本开放进程将会使得我国尚稚嫩的金融体系暴露在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在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审慎选择资本开放进程,积极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积极实行相关配套的宏观经济改革,在资本开放进程中不放弃必要的资本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