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变革传统课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解决大班额影响教育公平问题的有益尝试,在学校实践中出现了形式化、简单化、固定化等问题。由于自组织理论重点关注系统如何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自组织力,进而从无序状态发展为有序状态,这为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上述现实困境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基于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聚焦若干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这种学习的自组织特征及形成条件,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从“他组织”演化为“自组织”的可能性,揭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自组织机制和运行规则,并尝试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重点探讨如下问题:(1)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是什么样的?(2)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是怎样构建、组织运行和评价的?(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自组织性?基于自组织理论和对实践案例的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性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组织性,从“他组织”演化为“自组织”。其中,开放是小组合作学习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系统需要不断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小组成员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中,通过竞争与合作实现充分的相互作用,为系统自组织演化提供动力;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内部冲突和外部影响,使系统打破原有的平衡,发展为新的有序状态,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关键转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和反馈,推动系统螺旋上升式地发展。因此,环境优化机制、组织运行机制、内外协同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共同构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自组织机制。运行规则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自组织演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主要包括分组及座位安排、组织程序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其中分组及座位安排指的是要基于异质分组的原则,重视座位排列方式;组织程序涵盖了组长竞选产生,确定不同角色,规定发言顺序,开展对话协商,小组整体汇报;评价反馈指的是组内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系统外部环境的组成要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另一方面,在合作前期输入一定的运行规则,引导合作小组内化规则并自觉生成新的规则,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系统从弱自组织性的状态转变为高强度的自组织。基于上述研究,综合考虑小组合作学习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提出破解小组合作学习困境的若干对策,主要有:开放环境,创设自组织条件;调整目标,生成自组织“吸引子”;充分互动,协同自组织要素;多维评价,优化自组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