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及铌微合金化对取向硅钢组织及抑制剂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向硅钢在军事、电力、电子行业中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等有利的性能,应用于大、中型变压器中。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而取向硅钢生产中的核心技术问题是通过抑制剂的控制(析出类型、分布、尺寸、粗化及分解),来实现组织和织构的控制,最终提高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稀土在电工钢的应用研究已有相关报道,在无取向硅钢中对MnS等第二相析出、组织、织构及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取向硅钢中也有稀土Ce对组织及织构作用的研究;然而关于稀土Ce对取向电工钢抑制剂的作用却鲜有报道,同时国内外关于抑制剂析出行为目前还难以精确控制,其析出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以铌微合金化的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对加稀土和不加稀土的取向硅钢铸坯进行加热、热轧、不同工艺模拟卷取、常化、冷轧及脱碳退火,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各阶段显微组织和抑制剂的演变规律。  研究表明,在初次再结晶之前各阶段加稀土比不加稀土抑制剂析出物更弥散、细小且均匀分布,尺寸差异明显。各阶段抑制剂析出类型基本相同,分别为Cu2S、MnS、AlN和Nb(C, N)。在热轧和卷取过程中,加稀土比不加稀土的长条纤维组织更粗大、均匀一些。在常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长条纤维组织逐渐向等轴晶转变,当升到1120℃时,完全转变为等轴晶组织,晶粒尺寸更加均匀,而不加稀土试样还存在长条纤维组织。在初次再结晶过程中,在同一时间,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晶粒的均匀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小。抑制剂开始以析出为主,析出数量相对较少,随温度的升高,抑制剂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平均尺寸也在增加,而在850℃时,抑制剂以粗化现象为主。在一定温度下,随着脱碳退火时间的增加,晶粒的均匀化程度也是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825℃脱碳退火并保温4 min时,初次再结晶晶粒较均匀,抑制剂数量较多,面密度最大,尺寸都集中在有效抑制范围之内,而此时加稀土比不加稀土抑制剂更弥散分布,说明加稀土可以促进高斯晶核的异常长大和提高磁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将边界元柔度矩阵法用于求解摩擦接触问题 ,论述了求解方法和收敛判定准则 ,并开发了计算程序·该方法集中了边界元法和柔度矩阵法的优越性 ,建模简便、求解精度高、迭代求解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如何降低高校的高耗能现状,校园能源审计的开展变得十分必要。开展校园能源审计能够掌握校园各环节的能耗情况,核实已有的节能技改
高铅酸钡(BaPbO3)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导电陶瓷,人们利用它的优异导电性做成薄膜材料或复合材料,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其他综合性能。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1203基底上制备了电导率较高的导电膜,导电膜与基体附着力良好,且可通过与Ti02薄膜的复合形成具有光电协同催化效率的复合膜。本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简单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光催化技术,光电催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复合膜的制备以及修饰方法
孔蚀由于其隐蔽性强、随机性大以及破坏性大等特点,成为很多钢材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孔蚀的早期行为对于孔蚀的预测及控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慢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它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危害。萘普生作为PPCPS的其中一种,是全球主要的抗炎镇痛非处方药物之一。在水环境中的
导电高分子是指采用化学或者电化学方法,通过掺杂作用使得聚合物由绝缘体向导体或者半导体转变的,含有共轭结构的有机高分子的统称。这类导电聚合物经过部分氧化或者还原后能够
我国当代中国画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事业持续繁荣,弘扬中国画艺术的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检阅五年以来全国中国画发展的新面貌。关注中国画
枞酸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资源,独特三元二萜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手性和生物活性,同时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光敏感的特性,所以经常被用来合成功能大分子。N-取代乙炔螺旋聚合物具有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