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盛唐诗人的“风骨”诗学观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以它独有的风采和辉煌的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建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这一丰碑得以建立的基础,无疑有着种种因素构成,而唐代诗人的诗学观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唐代诗人特有的诗歌审美意识,才使得唐诗面貌自具,放射出奇光异彩;也正是由于这种正确的诗学观念,唐诗才能得以登峰造极,辉映古今。唐代诗人的诗学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非一二概念所能概括与穷尽,作者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逐渐体会到“风骨”的诗学观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理论意义上,也呈现于诗歌创作的实践中,可以说,它是初盛唐诗歌走向辉煌之路的关键一环。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学观的建立,一是来源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一是来自文学创作实践的反思与总结。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初盛唐诗人“风骨”诗学观的形成与发展作一梳理和探讨。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风骨”诗学观的初步形成第二部分:发展中的“风骨”诗学观。第三部分:走向成熟的“风骨”诗学观。 第四部分是结语:对风骨诗学观的总结与思考。
其他文献
艺术的本质在于揭示生命存在的真理.该文从存在主义哲学美学角度解读毕淑敏作品,将对作品的论述与人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探究毕淑敏的艺术追求及其作品的审美意蕴.论文共分五
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提供了一种精神资源。他的改造国民性命题、立人学说等启蒙思想以及此折射出的独立人格影响了一批后学,路翎既是其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把握路翎对
该论文从三方面来探究庾信作品的多元美学追求:一悲剧美.时代悲剧.庾信生长于一个战火不息、分崩离析、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混乱时代,加之政治上的危机导致庾信无家可归,丧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