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人生存的基本属性,消费生产出人的能力素质,是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手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人类进入大众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自由时间的增加使人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旧式分工的日趋消灭,使人劳动更加自主;生存需要的普遍满足、高层次消费生产并提升了人的能力素质,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发展,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发展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依赖于人的需要的发展,为人的需要的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消费社会人的生存环境相对于生产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存需要等基本需要的满足使人的需要的层次越来越高,需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产生需要的领域越来越宽泛。消费社会人的需要的体系和需要的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需要产生的领域看,生活需要是消费社会的主导需要;从需要的功能上看,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消费社会的主流需要,享受需要及其满足是消费社会人的需要发展的重要表现;从需要的内容上看,消费社会人的精神需要普遍增强。在消费社会人的需要是符号意义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实际上是社会需要向个人需要的移植,是消费社会生产出来的需要,实质上是需要的社会性在消费社会的真实反映。
消费社会人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使精神生活的质量成为追求的目标,人从致力于改造物质世界转向改造自身。更加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以及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样态表现在三个方面:大众化的休闲、审美化生存以及符号消费对自我的完善和社会关系的建构。大众化的休闲是消费社会人发展的新境界。大众休闲成为人们缓解精神压力,提升劳动效率、激发创造潜力、享受生活乐趣、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支配、选择那些符合个体发展、彰显个性、体现个体价值的生活方式,是真正的自由与成为人的过程。
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消费更多的表现为符号和象征的意义,符号建构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符号消费对自我的完善和社会关系的建构,丰富了人的价值实现途径,扩充了社会交往方式,促进了精神文化发展。成为人们彰显个性、表达身份的手段。
消费社会审美化的生存成为消费社会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审美活动趋向于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消费社会的审美化生存通过日常生活的审美建构表现出来,首先,审美作为精神活动,净化人的精神家园,成为人们摆脱物欲、消除异化、实现自由与解放的途径。其次,美与艺术、技术结合体现在生产活动、物质生活、产品设计中,个性化的审美消费成为生活常态。第三,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建构生活风格和生活趣味,提升生活品质。在中国,已经和正在悄然进行的“消费革命”带来了“第二次解放”,使人从生产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广泛的自由,人的发展实现了从“以劳动为中心”到“以生活为中心”,从“饥饿”到“温饱、小康和富裕”,从“有限发展”到“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发展趋向。
消费异化是消费社会人发展的困境,异化本质上是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精神需要的普遍增强使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践转向了通过消费文化来实现。意识形态借助于消费文化通过建构人的身体刺激和引导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