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探索性的定性研究,具体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和对鲁南沙沟镇20位农村小学教师的个案访谈,借鉴生命历程理论来探讨在个体行动日趋经济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流动选择如何,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与当前生活中存在哪些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群体构成多元化,且老教师、青年教师现阶段的职业流动意愿与选择趋同,留守意向强烈,而年轻支教老师回城意向明确,这与不同类型教师的早期生活年代、经历和目前所处年龄段差异密切相关。
此外,本研究的核心在于阐述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生命历程与其社会流动意愿和选择之间的关联。研究认为,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生命及职业流动历程大致可区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童年时期,贫困的农村生活体验使“农转非”成为他们内心深刻的生活期待,也是他们开始非农职业资本积累的原动力;求学时期,通过接受教育、考学、毕业分配的相对固定的体制化路径努力实现农民身份的华丽蜕变,同时也形成了保守、竞争意识薄弱的传统就业观念和心态,这对个体职业生涯的稳定性与秩序性有着重要作用;职业发展期,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在乡土熟人社会的相对比较、职业晋升体制的规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适应中实现了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至当下,教师职业选择已经逐步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这主要受到国家教育改革等社会设置、家庭义务、职业拓展、社会关系、参照群体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促使他们在进行职业流动选择时更倾向于在乡土社会及原属学校组织环境中安生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