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7月-2014年6月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相关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舌脉、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及相关合并疾病进行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原发病及心功能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4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中医证型和相关医学信息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相关统计知识和中医临床辩证思维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如下:胸闷居于首位,频率为90.4%,其次为心悸45.1%,再次为气短44.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次要症状如下:失眠居于首位,频率为34.2%,其次为头晕目眩22.7%,再次为胸痛22%;心衰患者舌脉呈现为:舌质主要为暗淡,暗红、红次之;舌苔多白、腻、薄,黄、厚苔次之;脉象多表现为细、沉、结代。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组中小于60岁年龄组所占数量最多,60-69岁年龄组次之,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风湿性心脏病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最多的原发病,其次为扩张性心肌病,再次为冠心病。心衰合并疾病中以高血脂症数量最多,高血压病次之。经统计学检验表明:性别、年龄、原发病、合并疾病在心衰各证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的证型分布大致为气阴两虚125例(30.8%),气虚血瘀90例(22.2%),阳虚水泛63例(15.5%),痰饮阻肺55例13.5%),心肺气虚30例(7.4%),心肾阳虚26例(6.4%),阴竭阳脱2例(0.5%);慢性心力衰竭的证侯要素分布大致为气虚225例(55.4%),血瘀177例(43.6%),阴虚126例(31%),水饮91例(22.4%),阳虚82例(20.2%),痰浊70例(17.2%),血虚10例(2.5%),气滞7例(1.7%),热蕴5例(1.2%),寒凝3例(0.7%)。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容易出现本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型分布规律: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心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证>其它证型>阴竭阳脱证。3.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气虚>血瘀>阴虚>水饮>阳虚>痰浊>血虚>气滞>热蕴>寒凝。4.原发疾病、合并疾病、性别、年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型分布无影响,心功能分级对其分布有一定的影响。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合并疾病中高血脂症的数量最多、其次为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