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监测宫颈癌术后行盆底干预治疗及未行干预治疗患者6个月内不同时间盆底电生理指标及主观问卷调查,分析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变化特点,及早期干预治疗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月因子宫颈恶性肿瘤行宫颈癌根治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实验组为术后行干预治疗组(根据开始干预时间不同分为A组:术后14天开始干预组,B组:术后1个月开始干预治疗组),对照组(C组)为未行干预治疗患者。记录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盆底相关电生理指标(I类肌肌力、II类肌肌力、阴道动态压力),同期进行主观症状问卷(PFDI-20)调查。对比同时期实验组、对照组盆底电生理指标及主观指标,同时进行A组,B组同期盆底电生理及主观指标对比,对盆底干预治疗疗效及干预时间对临床疗效影响进行评估。将收集的资料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集中离散趋势,满足正态性采用两样本t检验行差异性分析;计量资料以频数描述,采用c~2检验;数据不满足正态性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设定检验水准为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A组B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I类肌力,阴道动态压力及主观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I类肌力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I类肌力,阴道动态压力及主观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I类肌力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动态压力、主观症状评分、恢复性生活人数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个月时A组I类肌肌力、II类肌肌力、主观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道动态压力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A,B两组盆底电生理指标及主观指标评分差距明显缩小,其中仅剩余II类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肌力、PFDI-20评分、阴道动态压力,恢复性生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盆底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内盆底电生理指标及主观症状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缩短恢复性生活时间,对改善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早期给予患者干预治疗可使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早期改善,提高患者康复速度。3、术后半年内盆底功能具有自然康复趋势,0-3个月恢复速度明显快于3-6个月的恢复速度,术后0-3个月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较快可能为介入干预的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