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bmaju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时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除了在表象上体现出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和极强的时序性之外,在其本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故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精华的集中展示,韩国亦然,秋夕为为其代表。秋夕是原生性的韩国传统节日,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被并称为“四大名节”,其根植于历史悠远的农耕文明,以庆丰荐新、追远报祖为内涵,自古以来就是最具有广泛民族认同的节日,堪称韩国最重要的节日。现在的秋夕是韩国国家法定休假日,是祭拜祖先、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集信仰、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因此,关于秋夕的研究是认识和了解韩民族文化和韩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本论文以韩国秋夕节为个案,采取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整体法和比较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及官方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两对关系入手,将秋夕置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大视野中,置于朝鲜民族自身与他者的关系中,置于其自身动态的消长过程当中,通过时空结合、经纬交织的网状多维视角,对秋夕进行专题研究,力求呈现一个全景式、立体式的韩国秋夕的节日志报告。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梳理,介绍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等。第一章主要借助于历史文献,以时间为线,对秋夕的起源、发展与内涵等的演进轨迹进行纵深的历时性考察,理清其历史脉络。同时通过节日事象的介绍,展示秋夕的大致轮廓,探讨其社会功能。第二章从官方与民间力量对秋夕文化的互动塑造角度解析秋夕文化,将秋夕置于政治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对秋夕受制于官方与民间两大力量的作用而兴衰沉浮的文化变迁过程进行探讨,力图突破以往秋夕民俗研究中停留于民俗事象的描述层面,以求更为深入的研究。第三章将秋夕放于东亚空间与中国、日本、越南等其他诸国的秋夕文化进行横向的共时性对比。通过对东亚诸国秋夕起源及节日民俗事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掘韩国秋夕所具有的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内涵,突出韩国秋夕在这空间的独特性及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共识。第四章是传统与现代视野中的秋夕。本部分主要阐述现代秋夕节日事象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分析了韩国的现代化过程对秋夕的影响,探讨秋夕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及其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韩国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保护与发展诸如秋夕的韩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结语部分主要对文章中所提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梳理,强调在现代化的社会变迁和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之语境中,诸如秋夕等传统文化对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文化认同、和谐社会结构、促进国际文化理解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位于东亚的朝鲜半岛与中国的辽宁及东北接壤,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近年来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汉语学习急速升温,尤其是对于这个隔海相望的韩国来说,往来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各产业和各部门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我国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增长性构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然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从而导致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3.概述蛋白质的功能。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英语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良好的
我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为高考,它是我国最重要的全国性考试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上一级学校选拔优秀合格的生源,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标准,考上大学的核心
20世纪40年代以来,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什么”作为一个典型的疑问代词,具有着较为丰富的非疑问用法,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对“什么”的
油墨是网版印刷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由连接料(树脂)、着色剂、溶剂、助剂及填充料混合后研磨而成的,具有一定粘性的流体物质。
氧还原反应作为各种燃料电池,空气燃料电池以及其他重要过程的阴极反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催化领域的观点来说,铂及其铂合金催化剂因为是低温燃料电池中活性最好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