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群体在这期间转移到城市或者从事非农产业就业,据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群体规模达到了26894万人。农民工群体目前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他们俨然成为了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推进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另一方面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群体虽然已非农产业就业在城镇中生活,但是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并且很难获得市民身份,更无法融入城市、平等地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譬如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住房和户籍等问题上。如果任由大量的农民工长期停滞在农民工状态而未能市民化,不但会影响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关键时刻,亟需我们针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和研究,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促使消费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展开论述,并且在前期分析基础上测算了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实证模型。本文框架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包括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内容,最后为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内容为文献综述,分别从国内外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介绍和分析,本章对农民工的规模、特征及市民化的现状进行了具体描述和说明;第四章为农民工市民化基础分析,农民工俨然成为了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却无市民身份,他们应该和城市工人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和保障,本章首先说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接着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这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基础依据;第五章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首先利用调查问卷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接着具体分析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结果表明农民工文化水平,工资收入,子女教育以及医疗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第六章内容为政策建议,首先在前五章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农民工市民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