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集聚导致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多中心空间结构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如何在多中心规划中建立合适的职住体系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多中心就业-居住的总量不平衡,使得新城的就业吸引力不足,导致“卧城”的产生。另一方面,多中心规划实践还存在就业-居住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论文以武汉市为例,试图从多中心识别、就业-居住总量匹配、就业-居住结构匹配等方面对武汉市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下的就业-居住匹配模式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的通勤效率进行评价,在分析就业-居住关系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提出武汉市主次中心就业-居住关系优化对策。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引入武汉市多中心城市就业-居住关系的科学命题,明确研究目标与主要的研究内容,选取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多中心空间结构、就业-居住关系以及通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数据基础。第三章对研究所需使用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研究中所需运用的方法和模型进行阐述。第四章对居住和就业的空间基本分布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第五章对武汉市就业-居住总量匹配情况和就业-居住结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第六章对武汉市多中心空间结构下的就业-居住匹配模式进行探讨。运用三种假设模型对武汉市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进行数理统计检验,在就业-居住总量匹配和结构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武汉市主次中心的就业-居住匹配模式。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主次中心的通勤效率进行测度。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分析就业-居住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武汉市主次中心就业-居住空间布局优化对策。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对以上各章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提出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以及未来展望。研究发现:(1)武汉市为多中心空间结构。主中心主要分布于武昌中央活动区、汉口中央活动区和汉阳中央活动区,且受到地理隔离的影响,主中心之间功能能够相互替代。次中心主要分布于杨园组团、关山组团、白沙组团、塔子湖组团、西部新城组群和北部新城组群。(2)武汉市就业-居住用地匹配呈现出“六区”格局,就业-居住人口匹配呈现出“一带五区”的格局。从武汉市就业-居住用地匹配的格局来看,在武汉市长江南北分别形成了一个就业-居住均衡区和一个就业主导区,在长江以南的和平街形成了一级居住主导区,远城区为二级居住主导区。从武汉市就业-居住人口匹配格局来看,武汉市呈现出“一带五区”匹配格局。“一带”为沿长江高就业人口密度带,“五区”为长江以南的就业主导区、中就业人口密度区域,长江以北的高居住人口密度区域、中居住人口密度区域以及远城区的居住主导区。(3)武汉市主次中心存在4种类型就业-居住匹配模式。武汉市9个主次中心中西部新城、汉口中央活动区和汉阳中央活动区属于模式Ⅱ,就业-居住总量均衡,结构较均衡,区内通勤占比较高。塔子湖组团、杨园组团和白沙组团属于模式Ⅲ,就业-居住总量匹配但是结构不匹配的类型,双向通勤显著。关山组团、武昌中央活动区属于模式Ⅳ,就业-居住总量不匹配且结构也不匹配,这种类型的中心多存在双向通勤和钟摆式通勤的现象,通勤效率低下。北部新城属于模式V,就业-居住总量不匹配但结构匹配,外出型通勤显著,容易成为卧城。(4)基本就业和低等级服务对武汉市就业-居住总量匹配和结构匹配的影响较大。从就业类型来看,基本就业对就业-居住用地匹配的影响显著程度高,对就业对就业-居住人口匹配和结构匹配的影响也较为显著,非基本就业对就业-居住人口匹配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从中心地服务等级来看,低等级服务对就业-居住总量和结构匹配程度均有影响,尤其是对就业-居住结构匹配的影响最为显著。高等级服务则只在就业-居住人口匹配程度中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