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史称“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因受特殊历史时期左倾思潮的影响而带有极强的“政治话语”色彩。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评价也在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中摇摆不定。文革结束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曾被学术界彻底冷落。到90年代却又掀起了一场对“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重新解读的热潮,曾经备受评论界冷落的文学作品以“红色经典”的身份再次成为学术焦点。2000年后荧屏更是兴起“红色经典”改编热潮。使得“红色经典改编”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本论文认为,曾经作为主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大家冷落的文学作品,在市场经济、消费时代渐次到来的时候,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原因,以及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本——文学文本和电视文本——之间的差异是很值得研究的。本论文的重点放在女性形象的考察上,即以“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来的小说文本与改编后的电视文本的比较研究,厘清两个时代不同文本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审美观、爱情观以及对女性地位的认识,以及与主流话语、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探寻这些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所背负的不同的角色意义,及其被如此这般改编的文化实质及文化后果。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严格规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审美观,与此同时,女性的爱情也同样与政治革命紧紧相连,爱情依附于革命存在,这种独特的审美叙事和爱情叙事随着政治规训力度的加大而逐渐成为一种刻板的模式,女性形象被政治符号化。在改编剧中,因为资本的介入,使得文艺必须向市场靠拢,“红色经典”也最终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使改编剧中的女性也就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审美观和爱情观——“红装”被置于“武装”之前,爱情与革命共生。这些形象上的改变则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的需要。“红色经典”中作为政治符号的女性逐渐被消费符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