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改编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史称“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因受特殊历史时期左倾思潮的影响而带有极强的“政治话语”色彩。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评价也在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中摇摆不定。文革结束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曾被学术界彻底冷落。到90年代却又掀起了一场对“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重新解读的热潮,曾经备受评论界冷落的文学作品以“红色经典”的身份再次成为学术焦点。2000年后荧屏更是兴起“红色经典”改编热潮。使得“红色经典改编”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本论文认为,曾经作为主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大家冷落的文学作品,在市场经济、消费时代渐次到来的时候,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原因,以及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本——文学文本和电视文本——之间的差异是很值得研究的。本论文的重点放在女性形象的考察上,即以“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来的小说文本与改编后的电视文本的比较研究,厘清两个时代不同文本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审美观、爱情观以及对女性地位的认识,以及与主流话语、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探寻这些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所背负的不同的角色意义,及其被如此这般改编的文化实质及文化后果。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严格规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审美观,与此同时,女性的爱情也同样与政治革命紧紧相连,爱情依附于革命存在,这种独特的审美叙事和爱情叙事随着政治规训力度的加大而逐渐成为一种刻板的模式,女性形象被政治符号化。在改编剧中,因为资本的介入,使得文艺必须向市场靠拢,“红色经典”也最终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使改编剧中的女性也就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审美观和爱情观——“红装”被置于“武装”之前,爱情与革命共生。这些形象上的改变则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的需要。“红色经典”中作为政治符号的女性逐渐被消费符号化了。
其他文献
文章从认知规律、教学对象、学科特点等角度,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较为细致地对机械制图教学原则进行了探讨研究,明确了“适时、适度、适当”原则的把握,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
目的:分析创伤性硬膜外血肿(ATEDH)患者术后脑损伤进展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术前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61医院、武警北京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实验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差异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有层次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教学中无视学生个性差异,搞一刀切,有
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是葡萄酒酿造中非常重要的二次发酵过程,对酿造优质红葡萄酒来说尤其重要[李华,2001]。在葡萄酒制造发达国家,大都根据乳酸菌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EN) Tagging SNPs rs5705、rs6676670和rs1464816基因型与研究对象服用降压药物前后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包括肾素、血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