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幼年豚鼠离焦性近视早期和恢复期生物学参数变化,得出其离焦性近视早期和恢复期过程中屈光动态的变化规律,为豚鼠作为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可能提供实验性近视早期及恢复期有价值的研究切入点。
方法:整个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一:将31只断乳花色雄性豚鼠(出生后大约3周)随机分成离焦A组(-4.00D,n=16)和对照A组(PL,n=15),每只动物随机单眼配戴镜片2周,在戴镜前以及戴镜期间的第2天、4天、6天、10天和14天进行双眼的一系列生物学测量。实验二:将18只断乳花色雄性豚鼠(出生后大约3周)随机分成离焦B组(-4.00D,n=9)和对照B组(PL,n=9),每只动物随机单眼配戴镜片2周,分别在戴镜前以及戴镜28天后去除镜片的第0天、2天、4天、6天、10天和14天进行了双眼的生物学测量。两组实验所测量的生物学参数均包括屈光力、角膜曲率半径、眼轴各部分长度及视网膜、脉络膜厚度。
结果:1.应用头套镜片法对3周龄豚鼠进行镜片诱导后,其实验眼的屈光力、玻璃体腔长度、脉络膜厚度都较对侧眼及平光对照眼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实验眼与对侧眼比较、实验眼与平光对照组双眼比较,所有p<0.05);而实验眼的角膜曲率半径、晶体厚度及视网膜厚度都较对侧眼及平光对照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时间段p>0.05);平光对照组的戴镜眼与对侧眼比较比较屈光力近视约-0.59D,角膜曲率半径、玻璃体腔长度以及脉络膜、视网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参数p>0.05)。2.豚鼠配戴-4.00D的镜片2天后,诱导眼的屈光度即明显朝近视方向偏移,随后2-10天继续缓慢发展,至诱导14天时诱导眼相对于对侧眼近视约3.0D。同时诱导眼的玻璃体腔深度相比对侧眼延长0.08mm。脉络膜厚度在戴镜2天内增加最快。3.诱导眼在恢复2天后近视明显回退,至恢复14天时基本完全恢复(诱导眼与对侧眼相比P>0.05)。而诱导眼的玻璃体腔深度在恢复期内较对侧眼延长缓慢(恢复14天时诱导眼与对侧眼相比P>0.05),同时伴随脉络膜增厚。
结论:3周龄的豚鼠仍然对镜片诱导敏感,并能成功的诱导出离焦性近视。它的恢复主要与玻璃体腔深度及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