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损坏是多雨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尽管诱发路基路面水损坏的原因众多,但究其本质,均与路基路面内部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密切相关。多雨地区雨季降雨量大且历时长,研究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对于公路排水设计优化及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从饱和多孔介质渗流微分方程出发,在介绍非饱和多孔介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推导了饱和-非饱和渗流微分方程,并简单讨论了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在路基路面渗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求解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时,需谨慎对待模型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2)以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为依托,开展了多雨地区路基路面渗流现场试验研究。采用TDR-3型水分传感器,分别对典型挖方与填方路段路基体积含水率进行了长期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降雨季节,路基含水率较大位置主要集中在深度为130cm~200cm位置;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雨水入渗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序性。(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降雨时间较长时,路面各结构层甚至会出现持续饱和的现象,降雨停止后,水分消散速度缓慢;当降雨强度超过某一定值时,路基含水率分布受降雨强度的影响便不再明显。(4)研究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水基层可以有效排除路面结构内部积水,排水垫层也可一定程度减少路基路面内部饱和区的大小,边缘排水系统对沥青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