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18世纪,是欧洲文明的重要转型时期。在此期间,欧洲社会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进而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然而,历史的进程并不呈现出单一的线性发展,反而极其复杂。在欧洲文明的转型时期,一场声势浩大的猎巫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量的巫师和女巫惨遭审判和死刑,被猎杀的对象中甚至还有懵懂的孩子。而宗教改革时期,猎巫运动达到空前的高潮。在宗教改革期间,无论是路德宗还是天主教会,都将巫师渲染成撒旦的追随者和信徒,进而强化了对巫术信仰的打击。同时,神鬼学家宣扬的巫术理论借助印刷技术和口耳相传的方式,与大众文化整合,完成了巫魔观念的社会普及。巫术和巫师在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妖魔化,与强调信仰绝对虔诚宗教改革运动相冲突,进而在此期间猎巫运动达到顶峰。而各个教派之间、世俗权力之间的斗争,更借助猎巫运动得以展开。而借助葛兰西的“霸权/权威”观和福柯“权力之眼”的理论,旨在以此透视猎巫运动背后的知识权力体系,并希冀以此来反思欧洲现代化的复性。全文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绪论、正文和结语。在绪论部分将对巫术的概念和猎巫运动作以阐述,并对猎巫运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笔者认为,巫术的文化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伴随着神鬼学家对巫术的讨论,猎巫运动时期的巫术理论于15世纪基本定型,大量的神鬼学著作中尤以《女巫之锤》为代表。猎巫运动时期的巫术理论强调上帝与撒旦的二元对立,女巫在深夜参加聚会,背离上帝的信仰;而撒旦利用巫术破坏上帝世界,并且收罗信众与上帝抗衡。在国外学者对猎巫运动的研究,著作等身,而且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史学特色,是近代史学发展的缩影。而国内的学者己经从经济、法律、心理和气象等角度对猎巫运动进行考察,甚至尝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对猎巫运动研究进行史学范式的梳理与批判。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在第一章中,从时间和地域两种视角对德国地区的猎巫运动进行梳理和考察。笔者认为德国是猎巫运动的重灾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被迫害的人数多,最终在16世纪-17世纪间达到顶峰。而猎巫运动的高潮期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时期十分吻合。在第二章中,旨在讨论宗教改革和猎巫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使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但是双方对于巫术和巫师的态度接近一致。虽然也存在对猎巫运动持怀疑观念的神学家,但是却也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巫魔对立的观念。而在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口耳相传之下,文化精英的巫魔理念与大众的文化完成整合,使得巫魔的观念在民众普及。另外,宗教改革并非是一场追求理性主义的社会运动,从某种角度而言,其更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之中对民众信仰虔诚性的强化,而猎巫运动则成为整肃基督教信仰虔诚性的社会运动。在第三章中,将从不同维度的权力观念出发,审视猎巫运动背后的社会杖力关系。一方面,猎巫运动是不同教派、诸侯和教俗之间的权力斗争的结果,各方利用猎巫强化自身的权力界线,进而拓展其权力的边界。另一方面,在葛兰西和福柯的理论中,猎巫运动反映出知识权力体系所带来的社会暴力。在此过程中,民众沉溺于知识霸权体系之下,并且内化于民众的信仰和价值观念中,进而成为猎巫运动中重要一环。在结语中将利用猎巫运动,来对近代欧洲的现代化和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同时,希冀通过对猎巫运动背后知识权力体系的考察,进而警惕各种新形式下的“猎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