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疾病。已经发现14个基因突变后可以导致HCM,其中10个为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HCM表型变异性比较大,不同致病基因是其原因之一。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既是肌小节的结构蛋白,同时也是重要的调节蛋白,cMYBPC基因(MYBPC3)突变导致约20%的家族性HCM,携带MYBPC3突变的HCM患者发病晚,预后较好。携带同一突变的不同家系及家系内的不同受累者临床表型差异很大,说明修饰基因和环境因素对临床表型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I/D)、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基因(AGTR1)1166A/C、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C/T、心脏糜蛋白酶A基因(CMA)-1903A/G、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308G/A和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825C/T等多态能够影响HCM心肌肥厚的程度。性别也是HCM表型异质性的可能的因素之一。 研究目的 明确1.中国HCM患者MYBPC3突变的构成以及其临床表型特点;2.ACE I/D、AGTR1 1166A/C、CYP11B2-344C/T、CMA-1903A/G、TNFα-308G/A、GNB3 825C/T等多态对HCM临床表型的影响;3.MYBPC3 18443 A/G多态对HCM临床表型的影响;4.性别对HCM临床表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