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背腔式电小天线的介电测井响应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阻淡水层或低阻油层的情况下,介电常数比电阻率/电导率更能有效识别储层流体,尤其是区分油水层、判断水淹层,进行孔隙流体及岩石骨架分析,介电测井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斯伦贝谢公司新一代Dielectric Scanner测井仪,仿真优化该仪器的天线振子尺寸结构,确定天线材料属性,数值计算研究仪器测井响应特性,为国产宽频介电测井仪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介电测井基本理论。应用介电频散物理学验证了Dielectric Scanner仪的工作频率为20 MHz、200 MHz、400 MHz和1.1GHz,并制作了四种工作频率下天线的响应图版。结果表明:在半空间地层中,低频时,两种极化方式磁偶极子相位响应对电导率更敏感;高频时,幅度和相位均敏感,只是相位变化太快,出现多解。第二部分仿真优化仪器天线振子的尺寸结构。首先在CST微波仿真软件中,构建背腔式电小天线和环形天线模型,通过比较两种天线模型响应结果和远场图验证了其准确性。其次通过控制变量法,对天线振子尺寸结构进行仿真优化。第三部分研究不同收发间距的相位和幅度在不同地层环境中的频散特性。结果表明:S21幅度比均随收发间距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其频散特性不发生改变。在除空气外的其他地层中,不同间距的天线相位差频散曲线几乎相同,其频散曲线随频率呈线性上升变化。且不同间距的水平极化天线响应特性与垂直极化天线类似,但水平极化S21幅度比垂直极化高,且收发间距越大,频率越高,其幅度差异越大。在水层中,垂直和水平两种极化天线幅度比在高频均无频散特性,可根据在0.4GHz和1.1GHz两个频点的测量值是否近似相等判别水层。第四部分研究地层环境对Dielectric Scanner仪的测井响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天线响应对高导、低介电常数更敏感;泥饼厚度对测井仪响应影响随泥饼与地层电属性差异变化;泥饼电导率对天线探测深度影响较泥饼介电常数影响更大。当频率小于0.1GHz,泥饼电属性(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均对天线响应无影响;当频率大于0.1GHz,泥饼相对介电常数越大,相位对泥饼电导率越不敏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掌握了钻机绞车传动方式、行星传动优化方法和行星传动性能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钻机绞车用大功率行星传动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为充分发挥行星传动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优点,为海洋钻井平台钻机绞车提供更优的传动方案,以1500HP电驱动行星传动绞车的相关参数为依托,首先研究了钻机绞车行星传动的静力学性能,为后文优化设计中的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约束条件提供依据。分别建立
随着钻机自动化以及水平井技术智能化的快速进步,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发展对钻井技术提出的新要求。现有的自动送钻系统(基于地面钻压的自动送钻系统)很难准确控制井底钻压,因此通过使用了过大余量(准确值与施加值之差)来控制地面钻压来实现自动送钻。不恰当的余量可能会导致钻柱系统失稳,存在钻柱“锁死”风险,在这种剧烈接触疲劳累积的工况下极易发生钻具失效损坏,造成卡钻等钻井事故。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制一种新型的自动
碳纤维抽油杆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深井、超深井和腐蚀井,它的推广使用是提高采油效率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夹持装置作为碳纤维抽油杆作业车的核心装置,本文对夹持装置的优化设计能使其稳定地运行,这对于碳纤维抽油杆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已有的三代碳纤维抽油杆作业车的夹持装置进行调研、对比分析后,改进设计了碳纤维抽油杆作业车的夹持装置,并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碳纤维抽油杆扶正刮蜡装
针对牙轮钻头易掉齿、脱齿导致钻头失效、镶齿试验条件十分苛刻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及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镶齿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不同条件下镶装对牙齿、齿孔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首先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分析得到牙轮钻头的主要失效形式:牙齿材料或镶齿工艺选择不合理,牙轮齿孔对牙齿没有足够的预紧力,是导致牙齿失效的重要原因;其次,通过三牙轮钻头几何学分析,建立准确镶齿有限元模型,并对有
以人工为基础的排管作业效率较低,安全性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为了解决该问题,在陆地钻机上引入自动化设备实现钻杆自动排放是石油自动化设备研究的一大方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陆地钻机二层台自动排管系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外现有自动排管系统,提出了最适合陆地钻机的整体方案。该系统在排管方式上以夹持排管方式为主,推扶排管方式为辅;配合常见的X-Y型指梁完成管具运移;结构上采取直接安装在二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为剖析对象,结合前人成果,以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理论为依据,基于岩心观察、测井数据分析以及铸体薄片、物性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等,对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研究。研究区整体为大型构造不发育的西倾单斜,局部发育鼻状隆起,具有良好继承性,主要受西南物源影响,全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研究区优势相。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
油气井出砂是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出砂监测技术是制定生产计划、协调生产进度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提供实时、定性乃至定量反映生产井出砂情况的信息,以确保生产计划的最优性。本文针对外置式气井出砂监测问题,重点研究了砂砾撞击管壁模型及管壁介质中近场范围内弹性波的激发与传播特性、基于近场波束聚焦原理的自适应出砂量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多通道数据采集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气井出砂超声监测基本原理,使
我国油藏存储类型复杂多样,各层间非均匀性严重,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化,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勘探开发的高含水率期,为提高油田开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分层注采技术应运而生。在油田实际测井作业中,由于单芯电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且数据通过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井地间通信的载体。在智能井分层注采过程中,单芯钢管电缆不仅要为井下仪器供电,还要作为井下储层监测信息与地面控制命令数据交互的载体。本文介绍
近年来,在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套管损伤造成众多油气井井筒报废,关井停产,严重影响油田采收率。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技术因其瞬态脉冲响应的时间域扩散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井套损检测领域,可及时检查套管的损伤情况,为管柱的整修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但是,井下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测量方式会影响探测性能,论文以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瞬变电磁阵列探测系统运动补偿方法。本文首先基于瞬变电磁套管损
在油井分层注水的测调过程中,为了解决测调仪器使用传统电池组方式供电的两大弊端:高温下的不稳定性与需要定期取出,而对井下自发电电机做了深入研究。结合设计要求与其他涡轮发电机的优点,设计了一种使用注水井注井液流体动能发电的涡轮发电机,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狭小的偏心通道,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稳定性,实现注水测调一体化、智能化,利于油田增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现有的技术成熟的涡轮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