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沉积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对无机碳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侵蚀—沉积引起的土壤碳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过去几十年,国内外学者针对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侵蚀影响下土壤无机碳库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仍缺乏深入认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严重,修建的大量淤地坝为研究侵蚀—沉积环境提供良好载体;同时,该区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库储量与固碳潜力均高于有机碳库。因此,明确黄土高原侵蚀与沉积环境下土壤无机碳组分特征,进一步研究侵蚀—沉积驱动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对无机碳的影响,对于揭示土壤侵蚀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提升土壤碳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及其中3个典型小流域(长梁、罗玉沟和沙雁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原位监测与稳定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围绕侵蚀与沉积环境对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动态的影响机制,分析不同研究尺度(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壤团聚体)侵蚀和沉积环境下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分布特征,探讨侵蚀—沉积作用对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揭示侵蚀沉积驱动下土壤无机碳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的动态变化及有机碳对无机碳的调控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侵蚀和沉积环境下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分布特征差异显著,有机碳与无机碳的关系发生转变。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沉积区土壤(0~25 cm)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相比于侵蚀区分别增加了24.4%和15.4%。沉积区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随深度均呈现降低趋势(0~600 cm),但在更深层次土壤中,无机碳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1000 cm以下)。泥沙的搬运和沉积显著增加了沉积区土壤黏粉粒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的含量。而沉积剖面400 cm以下深度,黏粉粒级团聚体含量降低,大团聚体占比增加。团聚体有机碳与无机碳浓度均呈现大团聚体>黏粉粒级团聚体>微团聚体的趋势。不同粒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更多取决于该粒级团聚体质量分数。此外,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关系结果表明,侵蚀区表层土壤(0~25 cm),无机碳与有机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25,P<0.01)。然而,在沉积区100 cm以下土层,无机碳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是当沉积深度由0~600 cm扩展至0~1600 cm时,无机碳与有机碳的正相关关系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侵蚀泥沙的运移和沉积导致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的关系从侵蚀区的负相关转变为深层沉积土壤中的正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对预测沉积区土壤无机碳具有重要作用(VIP>1),这表明半干旱地区沉积条件下增加土壤有机碳有助于提高无机碳的累积速率。(2)侵蚀和沉积环境下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制不同。研究发现泥沙沉积导致土壤有机碳、总氮、重组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降低了20.0%、26.7%、20.1%和49.1%。由于侵蚀过程溶解氮的损失加速和轻组有机质的选择性运输,沉积区土壤碳氮比与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的占比更高。土壤温度是有机碳矿化时间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侵蚀区和沉积区的平均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为2.18μmol m-2 s-1和2.89μmol m-2 s-1,侵蚀和沉积区的平均Q10分别为2.49和3.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的比值(SOC:TN)和轻组有机碳共解释了有机碳矿化48.9%的变异;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主要控制因子是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DOC:DON,34.6%)、土壤温度(17.0%)和可溶性有机碳(10.0%)。研究指出碳氮比和土壤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占比在调节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泥沙沉积诱导的土壤碳氮比增加有助于促进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3)侵蚀和沉积驱动下土壤无机碳组成及影响机制不同。结果表明,侵蚀和沉积区土壤次生碳酸盐占比均大于45.0%,且次生碳酸盐含量与无机碳呈极显著正向线性关系(R~2=0.78,P<0.01)。沉积剖面中土壤无机碳与次生碳酸盐含量随深度先降低(0~500 cm)后增加(500~1600 cm)。各侵蚀区大气源次生碳酸盐占比均大于生物源次生碳酸盐。沉积区土壤生物源次生碳酸盐的占比显著高于各侵蚀区,而大气源次生碳酸盐的占比则显著低于各侵蚀区(P<0.05)。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钙离子对各种形式次生碳酸盐的直接正向效应最强。生物源次生碳酸盐的主要控制因子是钙离子(43.4%)、土壤有机碳(11.9%)和黏粒(3.4%),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有机碳向无机碳迁移转化的规律。综上所述,沉积区土壤碳氮比的提升增加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但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生成的CO2是次生碳酸盐形成的主要碳来源。侵蚀—沉积环境有机碳与无机碳的动态变化使得二者关系从侵蚀区的负相关转变为沉积区深层土壤的正相关,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沉积条件下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可以通过促进次生碳酸盐的形成,增加无机碳库储量。研究结果对理解土壤侵蚀相关的碳汇/碳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因文命题是近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的“套路化”答题难以应对。高效备考需要把握因文命题的类型与特点,通过“一文多用”“类文合观”“异文巧联”等备考训练,在有效建构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的前提下,使学生熟练地“以文解题”,取得良好成绩。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创新性”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有着越来越突出的表现。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语文试题为例,就文本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分析“顺”“立”“逆”的三种方式体现出的“创新性”。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发展以及天然砂资源的枯竭,市场对机制砂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质量的机制砂不仅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质量保证和建筑物寿命的重要基础,而且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机制砂加工设备相对落后,加之其生产工艺、母岩特性等原因,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产品粒形差、级配不合理以及空隙率高等问题,导致高品质的机制砂成为市场急缺的骨料产品。机制砂的生产主要由破碎和整形
农业要素可持续利用一直都是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重点,并且基于不同视角给出了实现农业要素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策略,比如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对农业要素的配置进行优化、对农业产品的区域布局进行调整等等。很多区域已经实施了差异化的方略,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事实证明,中国并没有解决好农业要素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业要素的生产率问题,重点围绕中国区域农业要素投
随着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石油化工、能源工业、珠宝首饰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导致对贵金属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贵金属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有限。因此,设计合成高性能吸附剂从电子废弃物和废弃催化剂等二次资源中回收贵金属,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贵金属资源短缺的困境,还能解决电子废弃物和废弃催化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因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样化的结构单元、灵活设计
学位
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是高光谱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然而,高光谱遥感图像面临着多重挑战,如信息冗余、“同谱异物,异物同谱”等。受传感器工作方式和成像技术的限制,高光谱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低,存在大量混合像元,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分类需求,而Li DAR数据作为一种主动成像技术,能够表征场景空间三维特征,与高光谱遥感图像信息互补。因此,在充分考虑光谱信息前提下,如何使高光谱遥感图像空间特征更具判别
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是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此外,作为未来能源供应的基础,综合能源系统应能保证用户得到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本文主要基于影响增量的思路和方法,围绕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增量的蒙特卡洛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提高了蒙特卡洛法应用于大型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计算效率。首先,考虑蒙特卡
研究了通过涂覆层(有机硅-环氧涂层、铈基转化涂层)改善Al合金6101在碱性溶液中的防腐性能及其膜基结合性能。采用电化学测试(PDP,EIS)、腐蚀失重、水接触角、剥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表面附着力、划痕测试以及物理老化性能测试等方法,进行了性能研究。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对于有机硅-环氧涂层,在涂覆过程中,浸渍液中有机硅烷-环氧树脂与甲苯的最佳比例为1∶4
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日益显著,耕地作为土地利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强烈影响。如何有效维护耕地生态系统稳定并强化其可持续性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但由此产生的耕地资源紧缺、水土匹配难度加大以及高投入高产出带来的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桎梏。同时,我们看到,在全球疫情肆虐背景下,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