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陕西省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将达5000公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的腾飞,但另一方面,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黄土干旱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内的植被。
如果建设过程中不能及时恢复植被,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可能对于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危害。加之黄土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植物生长困难,公路生态恢复难度很大。因此,在黄土地区开展公路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不仅是公路建设本身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陕西省黄土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土质疏松,易被侵蚀,自然植被比较稀疏,公路生态恢复条件较差,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
本文从陕西省的自然条件入手,在分析了该地区公路生态恢复植物选择的原则的基础上,筛选出了60多种公路生态恢复植物。以禹阎高速公路建设为依托,开展了边坡客土喷播技术试验研究,指出客土喷播和普通喷播技术适合高陡边坡应用,三维网绿化技术适合低矮边坡应用;客土喷播和三维网绿化,生态恢复效果好、护坡效果强,应优先选用;普通喷播成本低,可选择使用。边坡一旦建立植被,只要植物种类配比恰当,植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根据生态恢复区域和生态恢复目的的不同,对公路生态恢复模式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陕西黄土地区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条件分析研究;
(2)陕西黄土地区公路生态恢复植物种类选择研究;
(3)陕西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4)陕西黄土地区公路生态恢复要求及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5)陕西禹阎高速公路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工程。
在研究思路上,本文首先对铜黄路、机场路、绕城路、西宝路等公路沿线自然条件及公路生态恢复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路域典型生态恢复范围如立交区、边坡、中央分隔带等的植被生长资料,对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条件、植物种类、植被配置模式等加以分析总结。然后,对禹阎路进行详细调查,开展公路生态恢复试验方案设计。
最后,依托禹阎公路工程建设开展生态恢复技术试验,定期对生态恢复效果等进行观测。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禹阎路生态恢复工程施工,进一步对植物种类、生态恢复技术、配置模式等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