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已发展成为了一个完整独特的治疗体系。虽然在西方中医仍然被归为替代医学的一支,但由于其疗效显著和副作用少,近年来“中医热”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中国自古强调“民以食为天”,在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而其中的食疗就是中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食疗主要研究食物在人类卫生保健中的功能及应用,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老年医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医对外交流的迅速发展,中医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抽象的语言,给中医以及中医食疗的翻译带来许多困难。虽然国内外的学者和翻译家努力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翻译现状却不太令人满意。翻译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术语翻译的不统一、对原始文本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误译、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等。在食疗翻译方面,目前仍欠缺系统的翻译研究。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为了弥补这方面翻译研究的不足,本文较全面地探讨了中医食疗英译的策略。 本文共分为四章。引言部分是中医及其食疗的简介。第一章是文献综述,其中概括了目前专家和学者们在中医翻译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分析了中医食疗翻译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是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第三章,详细分析了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气”,“阴阳”和“五行”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第四章在文化视角下,从食材、食物名称、烹调方法和食疗谚语几方面探讨了食疗的翻译,主要涉及到直译、意译、音译及加注的翻译方法。 本文总结了食疗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食疗翻译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的建议。食疗是中医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因而食疗的翻译应该置于文化的背景之下,运用多种翻译方法,通过翻译传递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翻译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食疗文化,进而了解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