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山东近海捕捞的野生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外部形态特征、精子超微结构和染色体核型,以绿鳍马面鲀仔鱼为样本观察记录其发育到幼鱼的形态变化,同时结合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幼鱼的生长数据为参考依据。实验在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生态室实验室开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试验1以131尾黄海捕捞的绿鳍马面鲀为样本,(体重:88.82~806.30g,体长:20.20~36.55cm)。在活体状态下观察其外部形态并进行绘图描述。对样本的可量比例性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背鳍鳍条、尾鳍鳍条、臀鳍鳍条和胸鳍鳍条数量进行计数统计研究发现:(1)绿鳍马面鲀体型椭圆形,侧扁。活体状态下,头部和背部呈深青灰色,腹部呈浅青绿色,趋于白色。当鱼体死亡后,体色加深,转为墨绿色,鳍条保持蓝绿色为其外部形态的明显特征。(2)体长为体高的1.5~3.3倍;体长为头长的3.1~4.9倍;头长为吻长的1.1~1.6倍。(3)线性相关性最好的是全长(Tl)/体长(Sl),其比值变动范围最小,雌雄无显著差异,相关方程为:Sl=0.0203 Tl2-0.1539Tl+12.76(R2=0.96),雌性Sl=0.0066 Tl2+0.499Tl+5.0597(R2=0.96),雄性Sl=0.0279 Tl2﹣0.5034Tl+16.73(R2=0.96);线性相关性较差的是尾柄长/尾柄高、体长/尾柄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其比值不仅变动最大,而且雌雄的差异大。(4)体长与体重(W)的关系为:W=0.335Sl2+14.699Sl-261.59(R2=0.72);雌性:W=2.5919Sl2-78.288Sl+694.91(R2=0.80);雄性:W=-0.1729Sl2+33.919Sl-444.47(R2=0.73)。(5)鳍式:背鳍Ⅱ,36~39;臀鳍34~37;胸鳍14~15;尾鳍1+10+1;腹鳍退化为一个腹鳍棘。(6)鳞片绒状鳞,由基板和骨质凸起组成;具有体侧线和框下线。试验2为探讨绿鳍马面鲀精子的超微结构,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其精子外部形态与各部位的横切结构。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精子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呈卵圆形,无顶体,头部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核内存在少量染色质空隙,无液泡;核后端正中有凹入核内的植入窝,呈棒状,植入窝较深,最深处占细胞核纵长的5/6,最宽处在细胞核末端,约占头部宽度的1/3。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组成,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基体的纵轴垂直,排列方式为“T”型;头部末端为袖套,内含5个或6个均匀分布的线粒体球和少量随机分布的囊泡。尾部细长,自基体向后伸出,尾部无侧鳍结构,其核心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复合体结构。揭示其精子的形态结构,以期丰富硬骨鱼类繁殖生理学内容,同时为鱼种鉴别提供依据。试验3以当季孵化的绿鳍马面鲀仔鱼为样本,观察记录了其从初孵仔鱼发育到幼鱼的形态变化。以幼鱼阶段的绿鳍马面鲀进行工厂化模式养殖,并记录其生长情况,在海水温度11.08℃~26.32℃条件下,以1月龄绿鳍马面鲀幼鱼为实验样本,在正常工厂化养殖模式下进行9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绿鳍马面鲀在一月龄进入幼鱼阶段。(2)样本初始平均体质量(0.07±0.02)g、平均全长(1.59±0.33)cm增长到(143.20±10.32)g、(20.31±0.67)cm,平均增重量最大值为(44.15±5.74)g/月,平均日增重量(0.48±0.04)g/d。(3)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0693x+0.3017(R2=0.9468),平均全长瞬时增长率为0.008。体质量与日龄呈幂指数关系:W=4E-05x2.5904(R2=0.8789)。(4)其全长与体质量呈指数关系,回归方程式为:W=0.014L3.0479(R2=0.9968),幂指数约等于3.0,为等比生长类型。第一背鳍长、体高都与全长呈线性关系。(5)实验样本的生长状况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水温18.52~26.32℃增重较快。研究表明绿鳍马面鲀适合温水养殖,且生长速度快,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试验4以30尾绿鳍马面鲀幼鱼(全长9.0cm)为实验样本,通过热滴片法制备其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实验设置三个重复组,每组10尾幼鱼。将幼鱼暂养于0.0075%秋水仙素终浓度的海水中4h,每组随机取3尾,剪取鳃组织制备染色体标本。核型分析表明,绿鳍马面鲀染色体数2n=40,核型为2n=40T,且无异型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