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升级和优化。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交易产品的范围及结构不断的优化调整。特别是我国的贸易出口逐年提高、发展态势良好,从出口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到出口技术水平、高级生产要素投入较高的高级产品,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受劳动力价格及资本富裕程度的影响,国内行业的生产条件与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出现极大的不同,而高级生产要素投入水平较高的高技术产业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需要更加细致的剖析。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技术标准化的角度讨论阐述了标准化与高技术产业出口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文章从产业竞争力、技术创新及贸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了技术标准化对出口结构影响的作用机制,作者认为标准化通过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水平及降低贸易成本,以此促进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产业出口,从而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产生作用。首先,本文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内容结构;其次,作者对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再次,从标准化如何影响高技术产业出口结构的作用机制方面,文章尝试使用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探讨;最后,文章基于前文提出的理论假设,使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4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的方法对标准化与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文章得到三个结论:第一,标准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结构存在正向的影响效应。实证检验显示,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结构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是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内在体现,它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存在正向、长期的影响;第二,标准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结构的短期影响效果强于其长期影响。文章采用加入一期滞后变量的GMM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后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小,但影响系数数值的变化没有导致影响效果正负方向的改变,这说明标准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结构的长期影响是稳定存在的,且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出口结构在长期过程中的优化调整。第三,企业在模仿引进消化吸收技术的生产模式下,其自身的创新水平的提高对出口结构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它会导致标准化过程中的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结构在短期内产生负向影响,不利于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建立标准检查与评估机制,优化制定和颁布标准的流程,加强参与标准制定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制定的进程;第二,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力度,政企合作共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准的制定,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优势,解决标准的外部性问题,通过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标准化水平;第三,加强对重点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发展情况的关注,不断提高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标准制定、管理机构及技术领先的企业要积极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交流,建立长期合作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