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东北亚地缘经济体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制度及地缘文化的显著差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的存在,势必促使各国建立密切的地缘经济关系,实现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扩大投资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地缘经济合作。本论文借鉴区域经济学、地缘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世界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东北亚地区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突出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主线,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位条件、合作现状、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及其协调机制,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以及相关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与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对策及建议,着重对东北亚6个经济体的地缘经济合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框架结构如下: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探析。首先对地缘经济、地缘经济体、地缘经济一体化等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论述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学的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相关区域经济理论问题以及国际经济理论等。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最后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及东亚地缘经济体的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位分析。侧重研究了区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地缘经济环境与地缘文化环境、各成员体构成,并探讨了其相关区域政策体系。 <WP=208>第三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探析。首先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其现实性及现状特征进行了评述分析;其次系统评价了东北亚6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现状;最后定性与定量结合详尽地评述了东北亚各经济体的双边地缘经济关系。第四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探讨了资源开发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科技合作、人力资源合作及生态环境建设合作问题。第五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核心区域——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研究了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新进展、其发展机制、总体思路与任务,尤其是对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模式及前景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六部分,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在探讨了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原则及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该区的诸种发展模式与协调机制。第七部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首先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目标、立场和原则及其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然后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及其相关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与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框架对策与建议。本论文探讨的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以区域经济学、地缘经济学及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支撑的。这是因为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是以其6个经济体自身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并相应扩展到地缘经济合作或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而使其具有区域经济、地缘经济和国际经济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与相互依存的特点。地缘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地缘经济学可以借用地理学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区域等理论观点,来研究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地缘经济体,探索其时空演变过程的特征、运作方式与协调机制并认识其地缘规律。与此同时,地缘经济学还借助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WP=209>观点,探讨地缘经济学的有关内容。为此,笔者认为,以地缘经济思想认识和探讨东北亚各经济体合作的过程、时空关联及其规律,更能反映和把握其实质内容。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和视野,笔者力图在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研究基础上,即对地缘特点十分突出的东北亚地理空间合作的行为主体与客体的某些理论问题与实证研究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结合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模式、合作领域及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尤其是突出地缘经济思想和对地缘经济规律的认识,这对于进一步丰富与深化我国地缘经济学及其主要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总体上看,本论文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区域经济与地缘经济有机结合,强调利用国内资源与市场同国外资源与市场有机结合,提倡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主张东北腹地经济、珲春口岸经济和发展俄朝港口经济相结合,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同时,在国内对图们江开发进行大量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从图们江上走出去,将俄罗斯贝加尔湖水引进来”,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新思路,对维护国家主权与确保国家资源安全意义深远。同时,又使“走出去”与“引进来”富有新的含义,并在强调利用已有的UNDP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基础上,首次在国内提出应充分认识并启动“振兴中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