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称之为文化。世界在不断发展进步,各国文化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翻译工作者的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语言是文化的活动的载体,语言反映文化。在语言的构成中,词汇是基本单位,词汇反映文化特色。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翻译。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是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所决定的。两种文化之间可以进行翻译是因为虽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文化也有相似性。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的特性也是准确翻译和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的特性往往由语言的特性所反映。所谓语言特性是指那些在目标语中所没有对等词的特殊词汇。而文化负载词就是指用来描述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而且这些文化负载词是对某一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风俗的反映。语言反映着文化,而翻译充当着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翻译的本质是人类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汉英翻译不仅仅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汉英两种文化间的翻译。学者进行汉英翻译的目的更多的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此,也有许多反映中国灿烂文化的负载词。如何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就成为了学者和译者的主要任务。在中国的翻译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久负盛名。他们的地位无人可取代,也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戴乃迭,杨宪益之妻,是一位英籍翻译家。她曾独自翻译了许多中国现在文学作品,例如沈从文的《边城》,《丈夫》,王蒙的《蝴蝶》等。她对中文和英文都十分精通,同时她对中西方的文化也很熟悉。这些条件使得她的翻译策略在之后的翻译者看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她的翻译对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对戴乃迭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的研究了戴乃迭译作中的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对戴乃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加深,翻译作为民族间交流文化的媒介和途径,在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使得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越来越引起翻译者的重视。译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会遇到文化的障碍,导致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从而影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的文化,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总结了戴乃迭在其作品中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译者在今后的翻译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其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实践,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正文部分包括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分类,研究现状,翻译原则和研究文化负载词的意义。文化负载词就是指用来描述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而且这些文化负载词是对某一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风俗的反映。第二章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戴乃迭译作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首先介绍了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目的论的三个重要原则。接着介绍了戴乃迭的生平及译作。重点分析了戴乃迭译作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本章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五类,并依次分析五类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译者主要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音译,意译,省略等翻译策略。从这些翻译策略中,我们可以看出,戴乃迭主要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原则。第三章是对戴乃迭作品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首先对戴乃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分析看出戴乃迭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接着指出戴乃迭的翻译观点。异化与归化两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各有优缺点。本章中最后一部分指出异化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在这一部分中,本论文进一步阐述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通过对戴乃迭及其对汉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的研究,使读者深刻认识戴乃迭的翻译方法及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重大贡献。她的翻译策略为翻译者在以后的翻译活动中处理文化负载词提供了借鉴。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戴乃迭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为翻译者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